芬芳秀色若可餐,正月梅花开未残。
万树俱含兰气郁,千崖欲动珠光寒。
春风披拂白云上,明月常抱青林端。
深入山家疑积雪,闭门犹恐惊袁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玄墓山看梅和友人作》。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析:

  1. 芬芳秀色若可餐,正月梅花开未残。
  • 注释:这里的“芬芳”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而“秀色”则指的是梅花的美丽姿态。”若可餐”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美味的向往,仿佛可以像吃美食一样来享受这美景。“正月”指的是农历新年期间,“梅花开未残”表明在春天这个季节中,梅花依然盛开着,没有凋零的迹象。
  1. 万树俱含兰气郁,千崖欲动珠光寒。
  • 注释:这里用“兰气”比喻梅花的清香,而“珠光寒”则形容月光下梅花散发的冷艳光芒。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描绘出一幅夜晚梅花与月色交融的画面。
  1. 春风披拂白云上,明月常抱青林端。
  • 注释:春风轻轻吹过洁白的云朵之上,而明亮的月亮则照耀着青翠的树林的末端。这里利用春风和明月作为背景,进一步衬托了梅花的美。
  1. 深入山家疑积雪,闭门犹恐惊袁安。
  • 注释:诗人深入到山里的家庭,发现那里积雪未融,误以为是冬天的景象;他甚至因为担心打扰到主人,所以关上门后仍然心有余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玄墓山上观赏梅花时的感受。诗中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法忘怀的情感。同时,通过描写梅花、白云、明月等自然元素与人的互动,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整体而言,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