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过寺覆蘼芜,远树层峦忽有无。
绣佛转轮江是锦,龙宫生白月疑珠。
空山激浪僧寮动,旧社传灯客影孤。
信宿暂酬丘壑赏,阮生今已在穷途。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把握,炼句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分析诗歌内容(要答出运用了什么手法),最后点明情感或主旨.注意:翻译时要做到直译、意译相结合,如遇难句,先翻译句子成分,然后再在所给语素基础上推敲、串联,形成词语;最后将整个句子连成通顺的汉语句子.
“与”为第一人称代词,“我”;“明宿金山寺”,即在金山寺过夜住宿;“暮云”是夕阳的云彩;“寺覆蘼芜”,寺庙覆盖着蔓草,形容寺院的荒凉;“远树层峦忽有无”,远处的树林像山峰一样层层叠叠,有时显现有时隐没;“绣佛转轮江是锦,龙宫生白月疑珠”两句写寺庙周围景色美丽,有山有水,有佛塔,有宫殿,还有明月当空;“空山激浪僧寮动”,空山间激荡着波涛,和尚的住所也动荡不安;“旧社传灯客影孤”,过去庙里点过灯笼,现在只剩下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庙中;“信宿暂酬丘壑赏,阮生今已在穷途”,在山野中过了一夜后,暂时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而阮籍现在已经困厄潦倒。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霞映红了天空,寺庙被晚霞覆盖,显得格外凄清。远处的树林像一座座山峰,有时隐约可见,有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寺庙周围的山水,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仿佛一条大江就像锦绣一般。
月光皎洁,照耀着龙王宫殿,犹如一颗明珠在夜色中闪烁。寂静的夜晚,只有寺庙里的僧人还在敲打经鼓打更。往日庙里的灯火辉煌,如今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清晨,在山野中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如今的阮籍却已经困厄潦倒。
赏析:《与在明宿金山寺》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作者流落江南之时.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寺庙的荒僻冷落和山间的水波激荡.“暮云”“远树”“绣佛”等词句,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宁静之境.“龙宫”二句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和明亮.“空山”“激浪”二句写寺中的僧人因寺庙破败而心神不宁,而自己则在寺中过夜,享受着宁静的自然风光.后四句写自己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清晨,在山野中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如今的阮籍却已经困厄潦倒.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不平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