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湖边一棹回,偶逢袁绍最深杯。
浮萍散雨凉风至,高树排云明月来。
浮白且谋今夜醉,栖乌不问故宫哀。
相将共选溪头石,乍可披裘作钓台。

越溪逢袁生饮

范蠡湖边一棹回,偶逢袁绍最深杯。

浮萍散雨凉风至,高树排云明月来。

浮白且谋今夜醉,栖乌不问故宫哀。

相将共选溪头石,乍可披裘作钓台。

【注释】:

越溪:泛指越中水乡。遇袁生:遇,遇见;遇袁生,即遇见袁姓的友人。

范蠡湖:即今浙江省绍兴市南的鉴湖水。

棹(zhào):划船用的桨。

袁绍:东汉末年著名军阀,字本初,汉末群雄之一。

浮萍散雨凉风至:浮萍随风飘散,雨过天晴后,凉爽的微风拂面而来。

高树排云明月来:高大的树木如云彩一般,明亮的月光从树梢间洒下。

浮白且谋今夜醉:浮白,泛指饮酒。且谋,暂且商量。今夜醉,今天晚上就喝酒直到醉倒。

栖乌:栖息在树枝上的乌鸦。

故宫:指古代帝王居住过的宫殿。

相将共选溪头石:相将,相互陪伴、相伴的意思。选择,挑选或选择。溪头石,指的是溪边的石头。

乍可披裘作钓台:乍可,可以,可以的话。披裘,穿着皮袄。作钓台,建造钓鱼台。

【赏析】:

《越溪逢袁生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杜甫晚年避乱入川时的诗作,反映了当时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的混乱状况。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情景相融,浑然天成,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色。

首联写偶逢袁生,两人畅饮。

颔联写二人畅饮之后的情景。“浮萍散雨凉风至,高树排云明月来”,这两句话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浮萍散雨”写出了春雨过后的景象,“凉风至”则写出了天气转暖的情景。“排云明月来”则是说天空中的月亮像云一样排列着,十分美丽。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写诗人与袁生畅饮至夜幕降临之时。“浮白且谋今夜醉,栖乌不问故宫哀”,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今晚我们就在这里畅饮至夜幕降临,至于那些旧事和往事就让它去吧。“栖乌”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鸟儿栖息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心情,即心情平静而安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尾联写诗人与袁生共同欣赏自然美景,并决定在那里建造一个钓鱼台。“相将共选溪头石,乍可披裘作钓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一起来选择一块溪头的石头作为钓鱼台吧。“披裘”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穿皮袄,也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即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样子。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