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何处逢佳节,淮有三洲半草莱。
乡国弟兄鸿雁信,客途风雨菊花杯。
空囊自觉长安远,明镜何须短鬓催。
却忆故园年少事,壶觞戏马月中回。
【注释】
《北游诗二十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益的组诗作品。此诗是其组诗中的第二十一首。清河,即今河北省清县一带。逢,逢时。佳节,指中秋佳节。淮三洲,泛指淮河流域地区。草莱,草木茂盛之地。乡国弟兄,指作者的家乡兄弟。鸿雁信,传说鸿雁有传书之能。客途风雨,旅途中风雨交加。菊花杯,指酒器为菊花状。空囊,谓囊中无钱。长安,指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明镜,指镜子。何须,何必要。短鬓,指白发。却忆,追思。故园,故乡。年少事,指年轻时的事情。壶觞,指酒杯。戏马,指骑射游戏。月中回,指月光下回家。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至北地时。诗人在北地度过了一年零两个月,其间经历了不少坎坷和磨难。然而,他依然乐观地对待生活,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孤舟何处逢佳节,淮有三洲半草莱。”诗人独自一人在北地度过佳节,心情孤独、寂寞。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望。相反,他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认为,即使身处异地,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因此,他在节日里常常思念家乡,期待回到故土。
“乡国弟兄鸿雁信,客途风雨菊花杯。”诗人在旅途中常常收到来自家乡的信使送来的消息,得知家乡的情况也如秋天的菊花那般美丽动人。然而,他也常常遭遇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使得旅途变得艰难困苦。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前行,努力克服困难。
“空囊自觉长安远,明镜何须短鬓催。”诗人觉得自己囊中空空如也,无法为家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自己已到迟暮之年,白发丛生,更应珍视时间,不应再浪费光阴了。因此,他决定离开京城长安,去往边塞寻找新的生活和机遇。
“却忆故园年少事,壶觞戏马月中回。”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故园玩耍嬉戏的情景,那时的他充满活力和勇气。如今他已经远离家乡多年,但心中仍然怀揣着那份纯真和美好。每当夜晚降临,他便会独自坐在月光下的花坛旁边,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同时,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返故土,与家人团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北地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的坚韧品质和乐观精神。他不仅勇敢面对困境,还积极寻求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