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士客长安,三冬有旨蓄。
射策苦不收,归来卧空谷。
对我长歔欷,悲风生林木。
未得平津延,已见咸阳逐。
一言足取相,奚必三千牍。
无歌可指凤,有赋元因鵩。
彷徨亦何为,唯共穷途哭。
展也诗人言,蔌蔌方有谷。
诗句解读:
- “有士客长安,三冬有旨蓄” - 这是说有位文人在长安城(古称长安),他有三冬的积蓄,即三年的粮食。这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士人的关心和同情。
- “射策苦不收,归来卧空谷” - 射策是古代一种考试方式,这里表示该士人参加科举考试多次都未被录取,因此失望而归。“归来卧空谷”描绘出他失意后孤独、凄凉的状态。
- “对我长歔欷,悲风生林木” - 诗人与这个失意的士人相对而坐,士人感叹世事沧桑,悲伤之情溢于言表,悲风也随着他的话语吹动树木,形象地表达了士人的悲凉心情。
- “未得平津延,已见咸阳逐” - “未得平津延”意指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已见咸阳逐”则意味着已经被贬谪。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感慨。
- “一言足取相,奚必三千牍” - 这里的“一言足取相”可能指的是文才足以让某人担任宰相,而“奚必三千牍”则可能是指不需要这么多的文书来证明自己,表现出诗人对才华的肯定及对官场繁琐的不屑。
- “无歌可指凤,有赋元因鵩” - “无歌可指凤”可能是指在乱世中没有高歌猛进的志士,而“有赋元因鵩”则可能是形容那些虽有文采但不得志的人。
- “彷徨亦何为,唯共穷途哭” - 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彷徨无助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最终只能一起面对困境,以泪洗面。
- “展也诗人言,蔌蔌方有谷” - “展也诗人言”表明诗人已经展开他的诗篇,而“蔌蔌方有谷”则是说他此时虽然生活困顿,但仍能通过诗歌抒发情感。
译文:
有位士人住在长安城,整整三个冬天都有积蓄。但他参加科举三次都不成功,只好回到空寂的山谷。诗人见到他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为他感到悲伤。士人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被贬到了咸阳。诗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足以获得重用,何必要堆积如山的文件呢?尽管他们可能才华横溢,但命运却让他们在逆境中挣扎。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可以依靠自己的诗篇来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悲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迷茫。通过对士人经历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官场黑暗的控诉。诗中使用了多种象征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深度。此外,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