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树春不起,繁条秋弥丛。
长镵入空谷,历历摧枯蓬。
形骸肖山鬼,趫捷轻狙公。
玄熊夕相避,猛虎昼不逢。
素履往无咎,险阻穷能通。
有时不归来,高卧山之东。
积薪拟待价,沽酒明月中。
桎梏轩冕者,终焉愧此翁。
杂咏十首 渔父
【注释】
偃树春不起,繁条秋弥丛。——春天的树木长着茂盛的枝叶,秋天时却枝干枯槁。
长镵入空谷,历历摧枯蓬。——拿着长长的木棍进入空荡的山谷,能轻易地砍伐枯蓬。
形骸肖山鬼,趫捷轻狙公。——形体容貌像山林中鬼怪,行动敏捷如同狡兔公。
玄熊夕相避,猛虎昼不逢。——夜晚躲避玄黑的野兽,白天不与猛虎相逢。
素履往无咎,险阻穷能通。——穿着白布鞋前往没有灾难,遇到艰险也能通行。
有时不归来,高卧山之东。——有时候不回来,独自在山林中高卧。
积薪拟待价,沽酒明月中。——堆积柴禾准备等到它涨价时出售,在月光下买酒。
桎梏轩冕者,终焉愧此翁。——被束缚在车辕和王冠之间的人,终究是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十八首。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前四句写渔父的形象,后四句以渔父自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偃树春不起,繁条秋弥丛。”意思是春天树木茂盛、枝叶繁密,而到了秋天则枯萎凋零。这里用来形容渔父的生活状态,即在春天捕鱼、享受生活,而在秋天则休息、等待机会。
“长镵入空谷,历历摧枯蓬。”意思是手持长竿走入空阔的山谷,轻松地砍倒枯萎的芦苇。这里描绘了渔父使用长竿捕鱼的场景,以及他的动作轻盈、技巧高超。
“形骸肖山鬼,趫捷轻狙公。”意思是形体容貌像山林中鬼怪,行动敏捷如同狡兔公。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渔父的形象与山林中的鬼怪相比,同时强调了他的行动敏捷、狡猾如狡兔公。
“玄熊夕相避,猛虎昼不逢。”意思是夜晚躲避玄黑的野兽,白天不与猛虎相逢。这两句描述了渔父在不同时间段遇到的不同危险,既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又体现了他对危险的敏锐感知。
“素履往无咎,险阻穷能通。”意思是穿着白色的鞋子去没有什么灾祸,遇到艰险也能通行。这两句表达了渔父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即不畏惧危险、敢于面对挑战,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生活中的乐观和积极态度。
“有时不归来,高卧山之东。”意思是有时候不回来,独自在山林中高卧。这两句表达了渔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即他喜欢独自生活、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积薪拟待价,沽酒明月中。”意思是堆积柴禾准备等到它涨价时出售,在月光下买酒。这两句描绘了渔父的生活场景和心态,即他喜欢在夜晚饮酒赏月、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桎梏轩冕者,终焉愧此翁。”意思是被束缚在车辕和王冠之间的人,终究是感到惭愧。最后一句是对那些被名利所束缚的人的批评和警示,即他们应该放下名利之心、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