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月青霜飞,秦庭客子悲无衣。
千里故人一书札,问我式微何不归。
驰驱失路汗无血,纵横计尽徒存舌。
三秋雨散金错囊,十年苔绣芙蓉铁。
但愿铩羽归故山,将雏栖息藩篱间。
仰看吾国有大鸟,飞鸣有意惊人寰。
注释:
- 燕京:指京城,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八月,指的是农历八月。青霜飞是指八月的天气很冷,霜雪飞扬。
- 秦庭客子:在秦朝为官的人。悲无衣:感到悲伤没有衣物穿。
- 千里故人:远方的朋友。书札:书信。式微何不归:你为什么不回家呢?式微,《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为微乎其微,不如归去。
- 驰驱失路:骑马奔驰却迷失了方向。汗无血:汗水流尽而毫无血色。纵横计尽:纵横交错,计谋用尽。徒存舌:只剩下空话和言辞。
- 三秋雨散金错囊:三秋,泛指很长时间。金错囊,指贵重的皮囊。
- 十年苔绣芙蓉铁:十年,指很久。苔绣,苔藓装饰。芙蓉铁,指锈迹斑斑的铁甲。
- 铩羽归故山:折断翅膀回故乡。铩羽,比喻无力飞翔。归故山,回到家乡。将雏栖息藩篱间:把幼鸟放在篱笆间。将雏,指抚养幼鸟。栖息,停留。藩篱间,指篱笆之间。
- 仰看吾国有大鸟:抬头仰望,看到有一只巨大的鸟在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愿甫所作,表达了他游历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全诗共分为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燕京八月青霜飞”,描绘了京城八月的寒冷景象,霜雪飞扬,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秦庭客子悲无衣”,诗人自称为“秦庭客子”,即在秦国为官的人,他在异乡感到悲伤,没有衣物穿。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第三句“千里故人一书札”,诗人收到了远方朋友的书信,信中询问他不回家的原因。这一句引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四句“驰驱失路汗无血,纵横计尽徒存舌”,诗人骑马奔驰却迷失了方向,汗水流尽而毫无血色,纵横交错的计谋用尽,只剩下空话和言辞。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
第五句“三秋雨散金错囊,十年苔绣芙蓉铁”,描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已经很长,连珍贵的皮囊都被雨水冲刷得破旧不堪,铁甲上长满了苔藓。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第六句“但愿铩羽归故山,将雏栖息藩篱间”,诗人希望折断翅膀回到故乡,把幼鸟放在篱笆间。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之情。
最后一句“仰看吾国有大鸟,飞鸣有意惊人寰”,抬头看到有一只巨大的鸟在天空飞翔,它的飞鸣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一句象征着诗人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