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峰削壁翠千寻,一啸遥传空谷音。
天地正当戎马日,声名何与蕨薇心。
溪桥曲折随山势,松树参差碍日阴。
归去西林馀兴在,洞门萝月照弹琴。
【注释】
危峰:高耸的山峰。削壁:陡峭的悬崖。翠:绿。千寻:形容山高。遥:远远地。一啸(xiào):一声长啸。空谷音:指山谷中的回声。戎马日:战争时期。蕨薇心:喻隐士之心,指隐居山林。溪桥:溪流上的桥梁。松树参差:松树参差不齐。西林:即西林寺,在今浙江天台县。余兴:未尽的兴致。洞门:石洞的门扉。萝(luó)月:苔藓覆盖的月亮。弹琴:指弹琴自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首二句写居处环境之幽僻,第三四句写隐居者心境之淡泊,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归隐生活情趣。全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联写山间幽静的环境。诗人以峭壁、青山、清泉、翠竹等自然景象入诗,写出了“山居”的清幽之美。“危峰削壁翠千寻,一啸遥传空谷音。”意思是高耸的峰峦如刀削的一般,层层叠叠的青翠色直冲云霄,远远望去,仿佛有一千尺高;那一声长啸声远远地传进山谷,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
颔联写诗人的心境。“天地正当戎马日,声名何与蕨薇心。”意思是正值天下大乱的时候,而隐居者却过着平淡的生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过着一种恬静的隐居生活。“蕨薇心”是比喻隐士的心志,这里用“蕨薇心”来表示自己的心志,表明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写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溪桥曲折随山势,松树参差碍日阴。”意思是溪边的桥梁曲折蜿蜒,随着山势的变化而变化;参差的松树挡住了太阳的光芒,形成了一片阴暗。诗人把景物描写得细腻动人,表现出了对山中景色的赞美之情。
尾联写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归去西林馀兴在,洞门萝月照弹琴。”意思是我回到西林寺,心情愉悦,兴致勃勃,在洞口的小亭子里弹琴,欣赏着月光下的萝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