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有佳士,翩翩鸿鹄姿。
独宿慕俦侣,高举淩天涯。
万里云海心,寄托良可知。
我居罗浮下,息驾怀希夷。
匣剑久不鸣,木石性所怡。
清江枉兰桨,叩我岩下扉。
我去采灵药,还当与君期。
毫素见幽襟,一字堪一思。
【注释】
答:回答。赠:赠送。中都:今河南新乡一带。司马:官名,指李司马。南国:南方国家。佳士:贤才。翩翩:形容人举止洒脱。鸿鹄:大雁,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慕俦侣:羡慕同伴或朋友。高举:高飞。凌:超过。天涯:天边。万里云海心:心胸宽广如云海。寄托:寄托情意或希望。良:确实。可:可以,能。我居罗浮下:我住在罗浮山下。罗浮山:山名,在今广东省博罗县东南。息驾:歇车。怀希夷:怀抱着虚无的思想。匣剑久不鸣:比喻有才能的人长期不显露自己的才华。木石性所怡:像树木、石头一样安适。清江枉兰桨:枉驾到我这里来。枉:屈尊,屈驾。兰:兰花,这里代指女子。叩我岩下扉:敲击我的门。叩:敲门。岩:岩石。下:里面。采灵药:采集草药。还当与君期:应当和你约定再相见。毫素见幽襟:书信用朴素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幽深情感。毫素,书信。幽襟:幽深的胸怀、情操。幽襟,指内心感情深沉。一字堪一思:每句话都能让人深思。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职。诗中以“我”与李司马为友论交,抒发了自己渴望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怀。
首句“南国有佳士”,写自己对友人的称誉;次句“翩翩鸿鹄姿”,写友人的风度和志向;三句“独宿慕俦侣”,写诗人向往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四句“高举淩天涯”,写诗人追求高远的理想;五句“万里云海心”,写诗人胸怀壮志,胸襟广阔;六句“寄托良可知”,写诗人把美好的愿望寄托给友人或未来;七至八句,写诗人在友人那里得到慰藉和启迪:“我居罗浮下,息驾怀希夷。”诗人说,他居住在罗浮山下,停驾休息时,总是怀着虚无的思想。“匣剑久不鸣”,比喻有才能的人长期不显露自己的才华。“木石性所怡”,像树木、石头一样安适。“清江枉兰桨,叩我岩下扉。”枉驾到我这里来。枉:屈尊,屈驾。兰:兰花,这里代指女子。叩:敲门。岩:岩石。下:里面。
末两句“我去采灵药,还当与君期。”“去”字是虚词,表示诗人将离开李司马,前往采药之地。“还当与君期”是诗人的诺言,意思是我还会回到你这里来的,我们还会相会的。
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清远,风格淡雅恬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友情的热爱之情,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