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南来说曳裾,铗声早怨出无舆。
粉曹回忆冯唐节,油幕闲夸阮瑀书。
应悔鹤翎先自剪,翻怜鸡肘转成虚。
烟霞清供难分寄,恐尔蓬心尚未除。

【注释】

南来说:指《左传·定公四年》中鲁国的“南之”和楚国的“北之”。

曳裾: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谦让。

冯唐节:指汉文帝时的冯唐,他曾向文帝推荐贤才李广。

阮瑀书:指晋代阮籍、阮咸兄弟的书信。

剪:割。

蓬心:比喻志向高远。

清供:清雅的饮食。

【译文】

你曾经有从军的愿望,我戏成二律赠给你,

你的一剑向南去,说那曳裾之礼早已怨声载道;

想起你回忆冯唐的节气,油幕闲夸阮璃的书札,

你应后悔鹤翎先自剪,翻怜鸡肘转成虚;

烟霞清供难分赠,恐怕你蓬心尚未除。

【赏析】

此诗写友人有从军之意,诗人作答劝勉之词。全诗四句,前两句写从军愿望之殷切,第三、四句写自己劝勉之意。语言平易,情意深厚。

开头两句:“一剑南来说曳裾,铗声早怨出无舆。”是说,你一柄长剑向南而去,说自己早就抱怨过没有车马来接你了。这里用了典。《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因救赵有功,封于夷门,夷门守将自恃功高,不肯为信陵君开门,信陵君只好请大梁的市掾朱亥帮助打开城门。朱亥拔剑击其心窝,守将被吓破胆,才为信陵君开城迎接他进入。后魏公子又以重金相报,朱亥辞谢了,他说:朱家客杀人而不死,就是想做官也做不了,所以不想接受厚礼,只是希望以后能够有个好主顾。信陵君就请朱亥去做上宾。这里用“曳裾”,即穿朝服的意思,形容信陵君地位很高。“铗声早怨出无舆”,意思是说,你自己早就怨恨过没有车马来接你。这里的“铗”也是剑的意思,用来比喻剑术或本领。“曳裾”、“铗”都是典故,但这里用的是“南来说”,这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说,你像魏无忌那样,一去就当上了大官,所以才会怨恨没有车马来接你。

中间两句:“粉曹回忆冯唐节,油幕闲夸阮瑀书。”意思是说,你想起了汉朝的冯唐吧。当年冯唐向文帝建议,要选拔像李斯、韩非一样的人才,但皇帝不听。后来有人向文帝推荐冯唐,说他有才能,但皇帝说,我没有听说这样的人。冯唐回来后感慨万分,写了一封书信给皇帝说:陛下如果能够任用人的话,我一定不会空手而归。后来果然被文帝重用,封到了云中郡。这里用“冯唐节”和“阮瑀书”两个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勉励之意。冯唐是汉代著名的直谏大夫,曾向文帝荐举李斯、韩非等人,但文帝认为“无可用之材”,而冯唐却因此而怀恨失望。阮籍与阮咸兄弟是建安时代的文人,他们的书信很有名。他们经常在信中互相切磋诗文,并批评时弊,有时还会相互讥讽对方。阮籍常称阮咸的字为“龙章凤姿”,阮咸则称阮籍为“逸少”,他们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勉励朋友不要灰心丧气。

结尾两句:“应悔鹤翎先自剪,翻怜鸡肘转成虚。”意思是说,现在你应该后悔当初不自量力地要求当官了吧?你现在后悔得连鸡腿都嫌它太肥了!意思是说,你现在后悔得太晚了!这里的“鸡肘”是典故,《史记·陈丞相世家》记周勃年轻时,有一次看到人家杀鸡,他就把鸡腿拔下来吃了,还说这肉太肥了,不好吃。后来成为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知自量力。这里用来劝勉朋友不要贪求官职,因为当官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最后两句:“烟霞清供难分寄,恐尔蓬心尚未除。”意思是说,你的生活清苦,我拿烟霞来奉送你。你的心思太高远,恐怕难以除去啊!这里的“清供”,是指山清水秀的环境。“蓬心”,是指志向很高远的人。“蓬心未除”,是说这个人的心胸太狭隘了。这最后一句是诗人的祝愿语。意思是说,希望你不要再追求功名了,因为你的心志已经太高远了,再想除掉是很难做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