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磴凌虚嵌佛龛,扪天拄笏恣豪探;
苍茫远水横空碧,历乱群峰倒蔚蓝。
双屐俄从银汉落,一卷几与石梁参。
如来肉髻原非幻,最上何须驾鹤骖!
这首诗描绘了登菩萨顶所见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佛法的领悟。
第一句“绝磴凌虚嵌佛龛”,描述了登上山顶的道路非常险峻,仿佛通向虚无缥缈之处,嵌入一座佛龛之中。这里的“绝磴”指的是陡峭的山路,“凌虚”则表示山势高耸入云,“嵌佛龛”则形象地描绘出佛像被安置在山中的情景。
第二句“扪天拄笏恣豪探”,则是说诗人伸手触及天空,如同手持笏板随意探索。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和征服的欲望。
第三句“苍茫远水横空碧,历乱群峰倒蔚蓝”,描绘了远处的水面宽阔无垠,与天空相接,呈现出一片碧绿色泽;而周围的群山则错落有致,倒映在水中形成蔚蓝色的景象。这里的“苍茫”形容水面辽阔,“历乱”则形容群峰众多而杂乱。
第四句“双屐俄从银汉落,一卷几与石梁参”,诗人穿着两双木屐(古代的一种鞋),突然感到好像从银河上落下;他随手拿起一卷经书,仿佛与古老的石桥产生了某种联系。这里的“银汉”指的是银河,而“石梁”则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所乘的石桥。
第五句“如来肉髻原非幻,最上何须驾鹤骖”,则是说佛陀的肉髻并非虚幻之物,最高的佛祖不必依赖乘鹤飞翔的方式来达到极乐世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和悟道是超越物质世界的。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登菩萨顶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层次的自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