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拥麾幢欲泪潸,萍踪无奈又三山!
才非命世空沈族,事尚因人亦强颜。
猿鹤秋深悲别岫,鱼龙夜舞泣间关。
途穷未尽行藏计,华发年来已半斑!

【注释】

(1)三山:在今福建福州。唐开元中,李白曾因受牵连贬为夜郎尉,后遇赦得还,曾游三山。

(2)麾幢:指指挥使的仪仗和旗帜。

(3)萍踪:喻行踪飘泊。

(4)命世:出类拔萃,名扬天下。

(5)沈族:沉溺于宗族乡里之中。

(6)事尚:犹言“事事”、“事事皆”。

(7)别岫:指猿鹤等飞禽。

(8)鱼龙:这里以水族自比,表示自己志向远大。泣间关:指水族在水中相互悲泣,间关之声哀婉凄楚。间关,形容声音悲切宛转。

(9)途穷未尽:意谓处境艰难,但尚未走到尽头,仍要勉力为之。行藏计:即行藏之计,指自己的去留进退之道。

(10)华发:指头发花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题是“舟次三山”时所作。

首联写诗人欲行又止,依依难舍之状;颔联写诗人虽才高而命蹇,不能大有作为,只得强颜装笑;颈联写诗人虽然有志难展,却仍有所作为,只是内心悲凉;末联写诗人年老体衰,白发满头。此诗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首联写诗人欲行又止,依依难舍之状。“每拥麾幢欲泪潸”,想当初,自己身任将帅,手握兵符,威风凛凛,而今却落得这般下场,不由得热泪盈眶了。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颔联是全诗的核心。诗人虽然才华出众,但却生不逢时,命运多舛。“每拥麾幢欲泪潸”中的“麾幢”指的是指挥使的仪仗和旗帜。诗人曾经身任将帅,手握兵符,威风凛凛,但现在却落得个被贬谪、流放的下场,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诗人感到心酸不已,忍不住泪水涟涟。这句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处境。尽管他的才华出众,但却无法施展拳脚,只能强颜欢笑地面对生活。“才非命世空沈族,事尚因人亦强颜。”这一句中的“因人”指的是他被迫离开家乡的原因,与上句“才非命世”相呼应,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辛酸。

诗人转向自然景象,以猿、鹤、鱼、龙等动物来比喻自己的人生境遇。猿鹤秋深悲别岫,鱼龙夜舞泣间关,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悲伤和凄凉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途穷未尽行藏计,华发年来已半斑!”这句诗中的“途穷未尽”意味着诗人虽然已经走到了人生的道路上的尽头,但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华发年来已半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头发花白的现实感慨。这句诗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和鼓励。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内心悲凉而又坚韧不拔的形象。同时,诗歌还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美感,又充满了深刻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