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峤玄云入岁除,远从苕水下双鱼。
少微惨淡愁无奈,中散萧疏调有余。
仙舄不妨神武外,法冠何似惠文初!
鉴湖珠树今何在?
黄鹤摩天未卜居。

岁末之际,有幸得到蒋驭鸿先生的来信,并欣赏到他新作的《寄赠》二首。其中,第二首尤为触动心弦:“少微惨淡愁无奈,中散萧疏调有余。”

这首诗以玄云入岁除、远从苕水下双鱼等意象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中“少微”指天,“惨淡”与“萧疏”则形容心境,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愁与无奈。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中散”(东汉祢衡)的洒脱与自己的落寞相映成趣,彰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译文:
海峤上的玄云渐渐被岁月所吞噬;我远离尘嚣,独自从苕水下游来,带着书信和心中的忧虑。
天空中的星星仿佛在闪烁,而我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我想起了那个曾经潇洒自如、充满自信的中散,如今却变得如此落寞。
仙舄(神武)或许可以飞往天际之外的自由世界,法冠(惠文)又怎能比得上昔日贤君的初见风采!
鉴湖边的那棵珠树,如今是否还在?黄鹤楼前的摩天高塔,是否还能承载我的归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交织的图景,展示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少微惨淡愁无奈,中散萧疏调有余”一句,巧妙地运用天文与人文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也揭示了他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仙舄不妨神武外,法冠何似惠文初”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况的无奈。

诗中还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敬意,通过对“鉴湖珠树”和“黄鹤摩天”等元素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张煌言的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读者,更以其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