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裳行阙复为烽,痛哭敷天左袒空;
结约更无燕太子,匡扶那得窦周公!
祚移云梦谁收烬!
势屈微卢亦伏戎。
岂是十旬还帝醉,故教三日借神丛?
越裳行阙复为烽,痛哭敷天左袒空;
结约更无燕太子,匡扶那得窦周公!
祚移云梦谁收烬!
势屈微卢亦伏戎。
岂是十旬还帝醉,故教三日借神丛?
注释:
- 越裳行阙复为烽: 指东汉末年的战乱频繁,边疆地区烽火不断。
- 痛哭敷天左袒空: 形容战争的惨烈,到处都是哭声,无人能幸免于难。
- 结约更无燕太子: 暗示了历史上燕太子丹的故事,表明忠诚和正义无法实现。
- 匡扶那得窦周公: 表达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像周朝的周公那样的贤臣辅佐。
- 祚移云梦谁收烬: 指的是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如同在云梦中被风吹散的灰烬。
- 势屈微卢亦伏戎: 表达了无力回天,只能暂时隐退的意思。
- 岂是十旬还帝醉: 质疑是否真的能够在短期内恢复帝业。
- 故教三日借神丛: 表示即使是短暂的胜利也无法长久,因为神灵也会疲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汉末年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越裳行阙复为烽”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乱频发、烽火连天的悲惨局面,让人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哭敷天左袒空”,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无处诉说的哀伤。整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