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里东风老,蝴蝶飞来满芳草。
美人春梦隔天涯,十二巫山眉不扫。
巫山巫峡江水新,烟波渺渺江南春。
鸳鸯不识横塘路,鹦鹉窗间呼向人。
青绫谁共官曹宿,雪楮云毫吮晴绿。
太常春瓮碧霞沉,六曲屏风对银烛。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景和春意的七言绝句。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乌衣巷里东风老,蝴蝶飞来满芳草
- 乌衣巷位于南京,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居住于此,因此这里常常与文人雅集相关联。
- “东风老”可能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而“蝴蝶飞来”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蝴蝶在花间飞舞。
- “芳草”通常指代春天的草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美人春梦隔天涯,十二巫山眉不扫
- 这句诗中的“美人”和“春梦”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他所思念的人,表达了一种距离感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 “十二巫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方,常用来比喻高山或险境。诗人用“眉不扫”来形容自己面对这些困难时的坚定态度。
- 巫山巫峡江水新,烟波渺渺江南春
- “巫山巫峡”是长江三峡的一部分,这里的景色壮丽而神秘。
- “江水新”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可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 “烟波渺渺”描绘了江水的流动和远处模糊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鸳鸯不识横塘路,鹦鹉窗间呼向人
- “鸳鸯”和“鹦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性动物,常被用来表达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 “横塘路”可能是一条通往某个地方的道路,而“不识”则可能表示它们对于这个环境并不熟悉。
- 青绫谁共官曹宿,雪楮云毫吮晴绿
- “青绫”可能指的是某种质地轻薄、颜色鲜明的布料,而“官曹宿”则可能是指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 “雪楮云毫”中的“雪楮”和“云毫”都是书法用语,分别指代白色的宣纸和毛笔。
- “吮晴绿”形容了书法艺术中的那种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的特点。
- 太常春瓮碧霞沉,六曲屏风对银烛
- “太常”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家或者宫廷。
- “春瓮”指的是装有春酒的陶罐,这里可能暗指一种喜庆的氛围。
- “碧霞”可能指的是绿色的彩云或者是某种珍贵的物品。
- “六曲屏风”是一种古代的建筑构件,用于装饰房间,而“银烛”则指的是点燃的蜡烛,增添了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氛围。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