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通衢处,长虹跨碧溪。
游人多杖屦,行客半轮蹄。
芳草渡头没,绿杨津口迷。
当年曾过此,柱上忆留题。
【注释】
①“通衢”句:指桥上行人来往不断。
②“游人”句:指桥上行走的人很多,有拿着拐杖的、有穿着鞋子的。
③“行客”句:指过桥的旅客很多,有骑马的,也有步行的。
④“芳草”句:指渡口附近长满青草,绿树成荫。
⑤“柱上”句:指当年曾有人在此留下题诗。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描写的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即“飞虹桥”。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色,后两句写人文。
首句“两岸通衢处”,写出了桥的位置。“通衢”是交通要道的意思。这里写的是飞虹桥横跨在碧波荡漾的溪流上。
第二句“长虹跨碧溪”,进一步描写了飞虹桥的雄伟。这一句中,“长”字用得极为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飞虹桥跨越溪流时,那长长的身影。而“跨”字则生动地写出了飞虹桥横跨溪流时的壮观景象。
第三句“游人多杖屦”,“杖屦”是指拄着拐杖或穿着鞋子的游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桥上走来走去的游客非常多,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穿着鞋子。
第四句“行客半轮蹄”,“行客”是指旅行的人,也就是那些过桥的旅客。这里的“半轮蹄”指的是这些旅客中有半数是骑着马来的。
第五句“芳草渡头没”,“芳草”是指长满了青草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渡头的草地。“没”则是淹没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渡头附近长满了青草,绿树成荫。
第六句“绿杨津口迷”,“绿杨”是指杨柳树,这里指的是渡口附近的杨柳林。“津口迷”指的是在渡口附近的杨柳林中迷失方向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渡口附近长满了青草,绿树成荫,使得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最后一句“当年曾过此,柱上忆留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曾经在这里经过,还曾经在柱子上留下了题诗呢。这里的“柱上忆留题”指的是在桥上的柱子上留下了诗句。
整首诗通过描绘飞虹桥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地方。同时,这首诗也通过诗人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个地方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