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乡思漫能禁,寒尽燕方雪正深。
日下啼猿惊泣玉,眼中流水忆鸣琴。
浮生误觉邯郸枕,缓颊惭多相国金。
明日定堪重献策,长沙已动贾生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次韵答朱楚英》。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注释:
- 北来乡思漫能禁,寒尽燕方雪正深。 —— 北方的乡愁难以抑制,寒冷的天气已经过去,燕子开始下雪了。
- 日下啼猿惊泣玉,眼中流水忆鸣琴。 —— 太阳下山时,猿猴的哀叫声让人心碎。眼中的泪水如同流水般不断流淌,回想起当年弹奏的琴声。
- 浮生误觉邯郸枕,缓颊惭多相国金。 —— 人生中的浮华让我误以为可以像邯郸梦中的枕头一样轻松度过,而惭愧的是向相国请求金钱帮助时的无地自容。
- 明日定堪重献策,长沙已动贾生心。 —— 我明天一定会再次提出我的策略,长沙(指汉代的贾谊)已经被激起了斗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不安。诗中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气候变化,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同时,通过回忆往昔的音乐和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及对未来的希望。
“浮生误觉邯郸枕,缓颊惭多相国金。”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在这里,“浮生”指的是人生的短暂与虚幻,“邯郸枕”比喻着梦境或虚幻的事物,暗示了作者对于权力地位的追求可能只是一种错觉。而“缓颊惭多相国金”,则是对自己在政治或商业场合中求取利益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不择手段。
最后两句“明日定堪重献策,长沙已动贾生心。”则表达了一种决心,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继续努力,为家乡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里用“长沙”指代自己的家乡,而“贾生”则是指汉代的贾谊,一个以改革闻名的历史人物。这表明作者虽然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决心再次尝试,并希望能够为国家或家乡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