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昏钟日已沉,禅房花木自成阴。
流萤远度还依草,宿鸟惊飞不出林。
僧磬和泉清客虑,佛香入院净人心。
夜深共讲楞伽字,始识空门义趣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景,展现了古寺、禅房、流萤、宿鸟等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寻找真理的心境。

首句“古寺昏钟日已沉”,以黄昏时分的寺庙为背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降临。这里,“昏钟”指的是寺庙里传来的悠扬钟声,它似乎在宣告夜幕的来临。而“日已沉”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进入夜晚的氛围中。

第二句“禅房花木自成阴”,描绘了禅房周围繁茂的花木,它们在月光下投下了斑驳的阴影。这句诗不仅展示了禅房周围的自然环境,还暗示了禅房的幽静与远离尘嚣的独特氛围。同时,“自成阴”这一表述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两句“流萤远度还依草,宿鸟惊飞不出林”,则转向了更加生动的景象。这里的“流萤”、“宿鸟”都是自然界的元素,而“度”、“出”则暗示了它们在夜晚的活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这些元素的行为,还传达了诗人对这些生物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两句“僧磬和泉清客虑,佛香入院净人心”,则是对前文景象的升华。这里的“僧磬”是指僧侣敲击的磬声,它与“和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而“佛香入院净人心”则表达了禅宗修行的理念,即通过内心的净化来达到心灵的平静。这两句诗不仅深化了前文的意境,还传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禅房、流萤、宿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寻和对禅宗修行的体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