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筵刚见续膏油,舞佾真便豁醉眸。
季子赏音心苦晚,孟公留客意忘休。
歌残雅颂犹馀韵,调入伊凉亦漫收。
岂是腐儒偏好古,由来先进亦从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在天津施宪副席上观雅乐后的感怀之作。诗中通过赞美古乐器和古代音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 午筵刚见续膏油,舞佾真便豁醉眸。
- “午筵”指中午的宴会,“续膏油”比喻宴会热闹非凡,气氛热烈。
- “舞佾”指舞蹈中的行列,“豁醉眸”形容宴会上的音乐让人陶醉。
- 季子赏音心苦晚,孟公留客意忘休。
- “季子”指季札,春秋时期吴国的贵族,擅长音乐,此处借代音乐鉴赏家。
- “孟公”指孟尝君,战国时期的名士,善于宴请客人,此处借代主人的热情好客。
- “赏音”指欣赏音乐,“心苦晚”形容音乐之美令人陶醉,但欣赏者往往因为欣赏而感到遗憾,无法及时欣赏。
- “留客意忘休”形容主人的热情好客让人难以离开,即使已经过了欣赏音乐的最佳时机,也仍然愿意留下继续享受。
- 歌残雅颂犹馀韵,调入伊凉亦漫收。
- “雅颂”指古代的诗歌,“歌残雅颂”形容音乐演奏到了尾声,但仍有余韵回荡。
- “调入伊凉”指乐曲融合了《伊凉》曲调,“漫收”形容乐曲收尾时渐渐淡出,如同结束一样。
- 岂是腐儒偏好古,由来先进亦从周。
- “腐儒”指学识浅薄的读书人,“偏好古”表示他们喜欢古代的事物。
- “先进”指走在时代的前列的人,“亦从周”表示他们也追随古代的文化传统。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学识浅薄的读书人还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都有共同的喜好——喜爱古代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