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外朱扉映水田,风光端属隐居年。
鹤知人意偕童舞,花恋春光学柳眠。
当席按歌频寄调,分题倚和动连篇。
山灵更识留宾意,会遣飞流作醴泉。
【注释】
叠前韵:指诗人在写诗时,用前一首诗的韵脚来押韵。
朱扉:红色的门。
风光:风景景色。
鹤知人意:指鹤能了解人的意愿和感情。
童舞:儿童跳舞。
花恋春光:花朵依恋春天的美好景色。
当席:正当宴席。按歌:按照歌曲的节奏。
分题:分开题目。倚和:依傍着别人的作品而作。
连篇:连续成章的文章。会:领会。
飞流:飞泻的水流。醴泉:甜水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景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第一句“树外朱扉映水田,风光端属隐居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树外的红色门扉映照在水田上,显得分外美丽。这里的“风光”既是指风景景色,也是指大自然的美。整句话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鹤知人意偕童舞,花恋春光学柳眠”,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鹤能了解人的意愿和感情,与儿童一起跳舞;花朵依恋春天的美好景色,仿佛在模仿柳树的睡眠姿态。这句话通过动物和植物的拟人化表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当席按歌频寄调,分题倚和动连篇”,描绘了宴会中欢快的氛围和人们互相唱和的情景。当席的人根据歌曲节奏唱出自己的调子,相互唱和,形成一片欢声笑语的景象。这句话通过描绘宴会中的歌声和欢乐气氛,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友情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四句“山灵更识留宾意,会遣飞流作醴泉”,以寓言的形式展现了山水之间的默契和和谐。山灵能够领会主人挽留客人的心意,于是派飞流之水化作甘美如酒泉的水泉,为宾客解渴。这句话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默契和和谐,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