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君官舍傍苔矶,正是天寒雪拥扉。
堂上客来公吏散,山前市罢估船稀。
宦情淡薄同流水,乡思苍茫对夕晖。
岁晚荒村无可寄,拟将诗句托鸿飞。
雪中怀念周大使倬
怀念你,官舍旁边有苔矶;正是天寒雪拥门。
堂上宾客散去公吏退下,山前市集卖完小估船稀。
官场人情淡薄同流水,乡思苍茫对夕阳。
年老体衰在荒野的村里无处寄身,想借诗句托鸿飞。
忆君官舍傍苔矶,正是天寒雪拥扉。
堂上客来公吏散,山前市罢估船稀。
宦情淡薄同流水,乡思苍茫对夕晖。
岁晚荒村无可寄,拟将诗句托鸿飞。
雪中怀念周大使倬
怀念你,官舍旁边有苔矶;正是天寒雪拥门。
堂上宾客散去公吏退下,山前市集卖完小估船稀。
官场人情淡薄同流水,乡思苍茫对夕阳。
年老体衰在荒野的村里无处寄身,想借诗句托鸿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 诗句释义: 1. 三山标海裔,五岳名中州。 - “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境,而“五岳”则是中国五大名山。 2. 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 - 这里用“金马碧鸡”来代指京城长安,而“点苍”则是指云南的大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向往。 3. 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郁蟠荒陬。 - “愚公”指的是传说中的老人智叟
王士性的《点苍山歌》,以明朝诗人特有的豪迈笔触,描绘了点苍山的壮美景色和深厚文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首句解读: - 明哲保身:“明朝惜别还分手”表达了在明朝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这里,“惜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而“分手”则反映了离别的必然性。 - 自然景观:“萝月西风待君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等待友人的孤独心境。“萝月”暗示着朦胧的月光
下菰长烟 注释:下菰:即菰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译文:烟雾缭绕的菰草中,隐约可见那废弃的垒台。 赏析:此句开篇点题,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古意盎然的水乡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沉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 坡陀废垒青天侧,至今传是春申宅。 三千剑客化为尘,蔓草荒烟但萧瑟。 译文: 注释:坡陀:山坡上的土丘或小山丘。 译文:如今那些曾经的剑客们已经化为了尘土。只有野草丛生的荒芜之地,显得如此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龙洞云归 弁冈东走临具区,灵牝下接龙宫居。 - 释义:龙洞中的云雾归来了。 - 译文:在弁冈东面行进,临近具有龙洞的地方,那里有一头神奇的雌性动物(龙),它居住在那里。 - 注释:弁冈:山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具区: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市青浦区附近。 2. 常时出云作霖雨,每为下土苏焦枯。 - 释义
西塞山前日欲暮,江树离离起烟雾。 西塞山上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郁,江面上升起了层层薄雾。 元真仙驭不可攀,时听渔歌隔溪渡。 那高远的仙境难以企及,只能听到渔夫们歌声悠扬,隔着小溪传来。 湾头酒贱鳜鱼肥,红尘不上绿蓑衣。 江湾处酒价便宜,而鳜鱼也长得肥美,这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尘嚣。 投竿倚棹看新月,犹见双双白鹭飞。 放下钓竿靠在船舷,望着明亮的新月,还能看见一对对白鹭从天空中飞过。
金盖出云 峨峨金盖,指金色的伞盖。金盖出云:比喻金伞在天空中飘荡。峨峨:形容山势高峻。金盖:这里代指金銮宝盖。苕:山名。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南。《元和郡县志》卷二载:“苕山,在州西七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引《图经》曰:“苕山,一名东吴山,有石室,相传吴王阖闾所为也。” 中天削出青瑶簪:中天:中间;削出:露出。青瑶簪: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簪子,用玉石制成,故称。 白云无心出岩岫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 在现代绘画中,谁是第一?南方有魏公(指文同),北方有高崇。 - 魏公:指宋代画家文同,以画墨竹闻名。 - 高崇:这里可能指的是其他南北两地的杰出画家或艺术家。 2.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 各种流派和风格都达到了极致,向下看那些模仿名家的作品就像孩童一般。 - 风流雄浑:形容画风宏大、气势雄伟,具有豪放的特点。 -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米芾的《题南宫米元晖所画山水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 - 前代几位大画家中,只有南宫米(即米芾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逸品”。逸品是指超越常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宫米山水画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2. 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 - 描绘的是一幅以“海岳楼”(可能是苏州的某个古建筑)为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衡山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分析: 第一句:“衡山山顶岚光生,翠雾直与山俱横。” 这句诗描绘了衡山山顶的景象,山顶上飘荡着绿色的烟雾,与山峰一样直挺挺地横卧在那里。 第二句:“轻云低拂北流水,落日半隐鸠兹城。”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轻轻摇曳着,仿佛是在抚摸着北面流淌的河水,而太阳则半藏于鸠兹城的上空。 第三句:“一片松花忽吹起,反覆阴晴生眼底。”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道场霁晓:清晨的道场。霁,意为天晴;晓,意为早晨。 2. 城山:指山名,位于城南山上。簇金芙蓉:形容山峰如同盛开的莲花一样。 3. 飞标:高挂的标枪或标志物。特立:特别突出。 4. 岩前:山岩之前。风来虎听法:风声仿佛在虎听佛法的声音。 5. 烟外客至:云雾之外迎来的是客人。僧鸣钟:僧人敲响钟声。 6. 云岚:云雾缭绕的山峦。乍卷浮初日:突然卷起覆盖初升的太阳。 7.
正月晦日雪 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 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 乍积欲迷芳草地,易消应避艳阳天。 遥知大辂躬耕处,共贺瑶华满舜田。 注释: 1. 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 - 不肯凝祥:不愿在冬季的末尾(腊月)呈现祥和的景象。 - 凝祥:指凝聚吉祥之意。 - 向腊前:指腊月的前面。 2. 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 - 开妆已落梅花后:指雪花刚落在梅花枝头
马头津口足风波,岁晏遥乘一传过。 南渡客来多汉语,下江船去半吴歌。 芜城总入新编户,瓜步斜连古漕河。 何处吹箫明月夜,野田茅屋晓烟多。 注释:在马头津口,船只颠簸,波涛汹涌。到了年底,我乘着一叶扁舟远行,经过扬州道中。南方的旅客大多说汉语,下江的船只驶向吴地的歌声不绝于耳。芜城已经纳入新编户籍,瓜步山斜依着古老的运河。何处有吹箫的明月之夜?郊外田野上茅草房屋的烟雾笼罩着清晨。赏析:这是一首七律
【注释】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九月九日,登上道场山,和吴逸人赋诗。 忽惊:忽然觉得。 同:在一起。 他乡:外乡。 故乡:家乡。 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百里的山川、河川,尽头在天空,万家的城池、建筑,都在水面之中。 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帷”指帐幔,“灵语”,指佛祖的教诲或佛经中的话语。“林疏”是稀疏的意思。“佛香”,佛教徒烧的香。这里说,帷幔之间有风声
注释: 邑里萧条民未复,斋居卑湿病相牵。 邑里(城市)萧条,百姓没有恢复过来,我斋居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感到身体不适。 客愁连月唯闻雨,农事关心拟问天。 客居在外,连续几个月只能听到雨声,而农民们又惦记着农事,想请问老天爷。 自幸拙耕终岁饱,更惭中酒日高眠。 庆幸自己虽然愚笨但也能一年到头吃饱肚子,惭愧地觉得如果喝醉了酒到了日上三竿还睡觉就太不自量了。 不才如此真堪弃,敢负明峕费俸钱。
【注释】 菁山石梯阁:在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城西。方二彝:不详。徐七贲:不详。周二复:不详。夜坐陪赋:即陪宴赋诗。 晦日:阴历每月最后一日,为腊月的最后一天。惊春尽:感叹春天即将结束。到夜分:直到深夜。东崦:指东边的山。平连:连接。西崦:指西边的山。树:山间树木。上方:指高处。下方:指山下。云:云雾。涧声、人语、花气:形容山林景色和环境声音。暗里闻:暗中听到。爱赏:留恋欣赏。移家:搬家。拟:打算
这首诗是诗人赠与释子良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释子良避乱居废刹的同情和理解。下面是逐句释义: 辞家译遍五天书,避乱聊寻废刹居。 译文:辞去家人,翻译经书,五天读完了,为了避乱,我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居住。 片月池中观色相,千花塔下礼清虚。 译文:在一个月亮明亮的晚上,我在池水中观赏荷花的倒影,在千花塔下虔诚地礼佛,祈求心灵的清静。 行随流水因斋后,坐得新诗是偈余。 译文:行走的时候,跟随着流水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