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惯作看花客,陌上桃花总相识。
春风似向此中偏,一种花开百般色。
只爱深红更残红,君家此本更不同。
枝上白云吹不散,阶前明月照疑空。
一从一衡根各别,香上斜封愁欲折。
画筵红烛人半醉,忽见此花惊是雪。
武陵秦人那得知,河阳满县徒尔为。
当时东风千树锦,未比君家琼树枝。
翠禽飞来嗟易见,粉蝶栖时难可辨。
红妆美女娇如花,着向花间应掩面。
花今正开莺乱啼,酒醒拈笔为君题。
羡君兄弟如虹霓,豪饮不愁花下迷。
玉壶清酒金偏提,𥱧筝琵琶羌管齐。
走觅桥西旧酒伴,莫待风雨花成泥。
写生碧桃花歌
少年惯作看花客,陌上桃花总相识。春风似向此中偏,一种花开百般色。只爱深红更残红,君家此本更不同。枝上白云吹不散,阶前明月照疑空。
注释:少年时喜欢做赏花的人,陌上(田间小路)的桃花总是能认识。春风好像总是偏爱这地方,这里的每一朵花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只喜欢深红色和半开的红色,而你家的桃花则完全不同。树枝上的白云吹不散,台阶前的月光照耀得好像天空一般空旷。
一从一衡根各别,香上斜封愁欲折。画筵红烛人半醉,忽见此花惊是雪。
注释:从一衡根(指梅花、竹子等)的生长情况各不相同,香气上飘,我的心情就像被忧愁折断一样。宴会上红烛照亮了人们的脸,我喝得醉意朦胧,突然看到这种花,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雪!
武陵秦人那得知,河阳满县徒尔为。当时东风千树锦,未比君家琼树枝。
翠禽飞来嗟易见,粉蝶栖时难可辨。红妆美女娇如花,着向花间应掩面。
花今正开莺乱啼,酒醒拈笔为君题。羡君兄弟如虹霓,豪饮不愁花下迷。
玉壶清酒金偏提,𥱧筝琵琶羌管齐。走觅桥西旧酒伴,莫待风雨花成泥。
注释:我无法理解武陵的秦人怎么会知道这种花,在河阳满县的人们也只是白白地欣赏而已。当时的东风让千树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却没有比得上你家里的花朵,就像是树上挂满了晶莹的珠宝。翠鸟飞翔过来很容易看见,而粉蝶停留在上面却很难辨认。如今正值春天,花儿开放,黄莺乱叫着歌唱。酒醒后拿起笔来为你写下这首诗。羡慕你兄弟之间像彩虹一样的友谊,豪饮不会因为花下迷失方向而感到烦恼。玉壶里的清酒和金杯一起端起,𥱧筝、琵琶、羌管齐奏。寻找过去桥西的朋友们一起喝酒,不要等到风雨将花儿变成泥土才去追忆!
赏析:
这是一首借桃花自喻、抒发内心感慨的诗。诗人以桃花自况,抒写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之情。
开头二句点明主题:“少年惯作看花客”,表明了诗人少年时代就养成了爱好看桃花的习惯;“陌上桃花总相识”,则是诗人在陌上漫步时,经常看到路边的桃花,并因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总”字用得很妙,既表明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又表现了诗人与桃花的亲密关系。
三、四句承“陌上桃花”而来,描写诗人对桃花的感情:“春风似向此中偏,一种花开百般色。”诗人认为春风特别偏爱桃花,所以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总有各种各样美丽动人的颜色。这里既写出了桃花之美,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进一步描写诗人对桃花的感情:“只爱深红更残红,君家此本更不同。”诗人说,他特别喜欢深红色的桃花,更喜欢那些已经凋谢的桃花。而你家里的桃花与众不同,更加别致漂亮。诗人之所以有如此评价,是因为他在欣赏桃花的时候,发现了它们的独特之处,从而产生了对它们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两句,诗人通过比喻,进一步赞美了桃花的美丽动人:“枝上白云吹不散,阶前明月照疑空。”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枝头上飘动的白云仿佛在桃花上停留;阶前明亮的月亮仿佛照进了桃花之中。这样的景象让人陶醉不已,诗人不禁感叹道:“一从一衡根各别,香上斜封愁欲折。”诗人觉得这些桃花就像是一丛丛独立的竹竿一样,各自独立生长;而且它们的香气浓郁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要折一枝带回家。
接下来的八句,诗人继续描写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他一边饮酒一边观赏桃花,看到美景不由得赞叹:“画筵红烛人半醉,忽见此花惊是雪。”诗人说,他在酒宴上看到这样的美景,不禁陶醉在其中,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已经半醉在酒杯中。忽然看到这样的美景,他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雪!
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武陵秦人那得知,河阳满县徒尔为。”诗人说,只有武陵的秦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美景。而河阳的官员们只是白白地欣赏了一番而已。这里的“徒尔”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他们对桃花的欣赏之情,又表现了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这种美丽。
紧接着两句,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当时东风使千树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却没有比得上你家里的花朵,就像是树上挂满了晶莹的珠宝一样。这里的“千树”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当时风的力量之大,也表现了桃花的美丽之盛。而“珠宝”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桃花的美丽之状,让人不禁为之惊叹不已。
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翠禽飞来嗟易见,粉蝶栖时难可辨。”诗人说,翠鸟飞翔过来很容易看见桃花的美丽;而粉蝴蝶在桃花上停留时却很难分辨出来。这两联都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翠鸟和粉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桃花的美丽动人。
紧接着两句,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红妆美女娇如花,着向花间应掩面。”诗人说,那些穿着红妆的美女们娇美如花,她们应该羞于出现在桃花之间。这里的“娇如花”三个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她们的美丽动人,又表现了桃花的艳丽之美。而“掩面”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她们羞涩的样子。
接下来的两联都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表达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花今正开莺乱啼,酒醒拈笔为君题。”诗人说,如今正值春天时节,花儿盛开的时候,黄莺乱叫着歌唱。酒醒之后,他拿起笔来为你写下这首诗。这里的“正开”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花儿盛开的季节,又表现了桃花的美丽之态。而“乱啼”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鸟儿们的欢快场景。
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羡君兄弟如虹霓,豪饮不愁花下迷。”诗人说,羡慕你兄弟之间如同彩虹一样亲密无间,豪饮也不会因为花下而感到迷茫。这里的“如虹霓”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兄弟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又表现了他们的快乐时光。而“不愁”二字则表现出了他们的无忧无虑之情。
接下来两句,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玉壶清酒金偏提,𥱧筝琵琶羌管齐。”诗人说,玉壶中的清酒和金色的酒杯一起端起,𥱧筝、琵琶、羌管齐奏。这里的“金偏提”三个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酒杯的颜色是金色的,又表现了酒杯的形状独特。而“齐奏”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各种乐器齐声演奏的场景。
最后两句,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走觅桥西旧酒伴,莫待风雨花成泥。”诗人说,寻找过去桥西的朋友们一起喝酒,不要等到风雨将花儿变成泥土才去追忆!这里的“桥西”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了朋友们相聚的地方是桥西,又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而“成泥”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花儿被风吹雨打之后变得破碎不堪的情景。
全诗通过对桃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桃花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之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