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旗翻。
林下文人行杖藜,石根叶落失旧蹊。
孤童幞被向谁宿,山风萧萧日薄西。
商岩紫芝自可食,武陵桃花原易迷。
人间澒洞不可处,莫畏虎啸并猿啼。

陈仲美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艺术造诣著称。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常表达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思考与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董元(即董思白、董庭兰),北宋诗人,其诗多以清新脱俗著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董元的时代,夏天的树木已经看不到了,那些俗世的繁芜也不值得一看。这里的“何足观”表示作者认为这些世俗之物并不值得一看。

  2.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陈郎指的是陈师道,他的诗作以雄浑有力著称。这句诗表达了陈师道笔下的作品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同能扛鼎一般。同时,“生昼寒”则形容作品给人带来的寒冷之感,暗示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3.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的画面,似乎有什么神秘的神灵在其中聚会,而作品中的蛟螭则象征着一种不屈的力量。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对陈师道作品风格的生动描绘,既有神秘感,又有力量感。

  4.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旗翻。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日出时分的情景,天鸡报晓,清冷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自然界的乐器在演奏。同时,“木客夜度云旗翻”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树木之间仿佛有客人穿行,云旗随着他们的移动而翻飞。

  5. 林下文人行杖藜,石根叶落失旧蹊。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树林中行走的场景,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同时,“石根叶落失旧蹊”则描绘了地面上的落叶被踏过的痕迹,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感慨。

  6. 孤童幞被向谁宿,山风萧萧日薄西。
    这里的“孤童”可能是指一位孤独的游子,他带着简陋的行李准备在山上住宿。而“山风萧萧日薄西”则传达出了一种寂寞而又坚定的氛围,仿佛这位游子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仍然保持着坚韧的意志。

  7. 商岩紫芝自可食,武陵桃花原易迷。
    这里提到了两种不同的植物:商岩紫芝和武陵桃花。紫芝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而武陵桃花则代表着美丽而又容易迷失的美好。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两种事物的理解和感悟。

  8. 人间澒洞不可处,莫畏虎啸并猿啼。
    “澒洞”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而“不可处”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是不容易的。因此,作者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害怕虎啸和猿啼而不敢面对这样的环境。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陈师道诗歌中的雄浑风格和深沉意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同时,诗句中蕴含的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也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