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惮远役,旅寄百里余。
自从去家来,岁月忽已除。
绪晏人事迫,卷帙还故居。
扬舻发东皋,挂席指西隅。
且从家私务,暂与友生疏。
渺渺遵溪渚,行行入吾庐。
依依携童弱,蔼蔼会里闾。
启扉玩东园,绿叶荣韭蔬。
采之侑春酒,数酌忘饥劬。
但苦遭潦荒,美秫无旧储。
犹当望来稔,尊中长不虚。
空名百岁后,此事非我须。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一
我一生畏惧远行的劳役,寄居在百里之外。自从离开家来到这地方,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许多岁月。家中的事务越来越紧迫,于是把书卷都收好,回到旧居去。扬起船帆出发到东皋,挂起船帆指向西隅。暂且从家务事中抽出一些时间,暂时与朋友疏远一段时间。沿着曲折的小溪,行走在通向我家的路上。依依不舍地拉着儿童和年幼的孩子们走,处处都充满了和睦的气氛。推开门,看到庭院里绿树葱郁,绿叶茂盛,韭菜长势喜人。摘来新鲜的韭菜,用它来烹调春酒。喝上两三碗,竟然忘记了离家时的思乡之苦。但可惜今年的雨水太多,庄稼被淹了,没有好的收成;所以今年只好靠美酒来解忧,而且要多喝几杯才能不感到饥饿的辛酸。可是如果只是一味饮酒,恐怕身体会垮掉,百岁之后,空有一个“百岁老人”的美名,这是不是我所追求的呢?
注释:
- 杂诗:五言诗的一种,内容比较杂乱无章。
- 余生:诗人自称。
- 惮(dàn):怕。
- 旅寄:寄居他乡。
- 百里:指距离家很远。
- 自:自从。
- 去家:离开家乡。
- 来:回来。
- 岁月:时光。
- 晏(yàn):晚。
- 绪:事情。
- 卷帙(zhì):书籍。
- 还故居:返回自己的住处。
- 扬舻(lú):扬帆。
- 发:出发。
- 挂席:挂帆。
- 指:指向。
- 东皋:东边的水边。
- 挂席指西隅:挂上帆向西行。
- 私务:家务事。
- 友生疏:和朋友疏远。
- 渺渺:渺远的样子。
- 遵:沿着。
- 行行:步行的样子。
- 入吾庐:进入我的家。
- 依依:依恋的样子。
- 携:带领。
- 童弱:儿童和年幼的人。
- 蔼蔼(ǎi):和悦的样子。
- 会:参加。
- 里闾(lǘ):里巷。
- 启扉:打开门。
- 玩:玩赏。
- 东园:指自己的住宅东边的园林。
- 韭蔬:一种蔬菜。
- 侑(yòu):劝酒。
- 数酌:多次喝酒。
- 潦(liáo)荒:水灾,淹没、毁坏。
- 遭(zāo):遇到,碰到。
- 美秫(shú):甜酒。
- 百岁后:一百岁以后。
- 空名:徒有虚名。
- 须:需要。
赏析:
本诗为《杂诗》的第一首。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旅途所见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诗写得情真意切,自然流畅,清新明快,是一首很优秀的抒情小诗。
第一句“余生惮远役”,点明主题——远役。“惮”即害怕。一个“惮”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第二至六句写远役的辛苦,“旅寄百里余”。作者说“余生”“惮远役”,那么为何还要远役呢?因为“去家来”,不得不“旅寄”。而旅寄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岁月忽已除”。岁月如流,不知不觉间,一年又过去了。“去家来”、“旅寄”、“岁月”三个词连用,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远役的辛苦。第七句“绪晏人事迫”,说明远役的原因是“绪”(指家庭事务)“晏”(指结束)。诗人因忙于家庭事务,所以不得不远役在外。第八句“卷帙还故居”,写远役的目的,就是回家处理家务。第九句“扬舻发东皋”,写远役开始时的情景。扬帆启程,准备向东皋出发。第十句“挂席指西隅”,写远行的方向,是向西行,也就是向家的方向前进。第十一句“且从家私务”,点出题意,说明远役的原因是为了回家处理家务。第十二句“暂与友生疏”,说明远役期间与朋友的关系是疏远的。第十三句“渺渺遵溪渚,行行入吾庐。”写远役途中的景色和心情。“渺渺”形容溪水的广阔,水流的绵长,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遥远、迷茫、惆怅……第十八句“依依携童弱”。描写远役途中的景象和心情:带着儿童和弱小的孩子,他们依恋着主人,一路上欢声笑语,气氛十分和谐。第十九句“蔼蔼会里闾”,描写远役途中的景象和心情:到处都充满着和睦的气氛。第二十句“启扉玩东园”,描写远役途中的景象和心情:推开家门,看到庭院里绿树葱郁,绿叶茂盛,韭菜长势喜人。第二十一句“采之侑春酒”,描写远役途中的景象和心情:摘来新鲜的韭菜,用它来烹调春酒。喝上两三碗,竟然忘记了离家时的思乡之苦。但可惜今年的雨水太多,庄稼被淹了,没有好的收成;所以今年只好靠美酒来解忧,而且要多喝几杯才能不感到饥饿的辛酸。可是如果只是一味饮酒,恐怕身体会垮掉,百岁之后,空有一个“百岁老人”的美名,这是不是我所追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