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
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
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
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
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
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
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
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
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
去矣齐物变,卑栖永遗患。

这首诗的标题是“雨后戴山游眺偕黄孝廉陈茂才”,作者为明代文学家王守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 —— 由于长时间的降雨,限制了出游的步伐,但诗人依然超然物外,心怀远方。”超然”指的是超脱,不受拘束;”怀远观”则是指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

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 尽管只有几丈高的山丘(”千仞”),但是孤独的山峰依然让人赏心悦目地欣赏。这里的”孤岑”指的是孤立的山峰;”流玩”则是指令人喜爱地玩赏。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 —— 希望能在东方的山丘上眺望美景,同时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冀”是期待的意思;”东山”通常指代家乡或者理想的所在之地;”川上叹”则是在江河边感叹自然之美。

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 —— 在这时刻,云雾缭绕,气氛沉闷,还未消散。”方此时”表明是在描述这个特定时刻的情景;”气雾郁未散”则描绘出一幅朦胧、压抑的画面。

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 —— 浓密的乌云遮蔽了明亮的阳光,使得整个世界显得空旷而漫长。这里的”玄云”可能指的是厚重的云层;”八表”则泛指四面八方;”洞漫漫”形容天空中阴霾弥漫,没有一点光明。

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 —— 原野上的景色虽然接近,却无法看清,怎么能看清那遥远的银河呢?”□”在这里可能是错别字或误读,应为”窥”,意为观察或查看。”云汉”指的是银河系,古人常用来比喻遥远的东西。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 —— 即使感官受到局限,难以享受眼前的美景,但心中忧虑仍然难以缓解。这里的”耳”和”目”分别指听觉和视觉;”沉忧”指的是深深的忧愁;”缓”则是舒缓、减轻的意思。

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 —— 从这景象中我有所感悟,但这种感受在心中却产生了混乱。”感兹”是指因为这种景象而产生的感触;”滞景中自乱”则是指内心的感受被外界的景象所干扰。

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 —— 如果内心能够保持清明与宽广,那些外在的阴暗就不会影响内心的光明。”内照”指的是内心明亮;”苟”是姑且的意思;”通蔽非所问”则是指不必过分在意外界的阴暗,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光明磊落。

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 —— 自古以来,君子之道就是高尚、正直,他们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如同神龙一般显现其尊贵和威严。”由来”表示一直以来;”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尸居”在这里可能是指生活简朴、清高的状态;”龙见”则是指像龙一样展现出尊贵的气质和风范。

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 —— 即使是默默无闻,也能够潜移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无需刻意炫耀自己的言论或才华。”伏雌”可能是指谦虚低调;”默化”指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收摇翰”则是指收起自己的文采和言辞。

卑栖永遗患。 —— 既然已经领悟到了事物的本质,就应该放下对是非的判断,顺应自然的变化,保持谦逊的态度,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烦恼。”去矣”意味着要离去或放弃;”齐物”指的是超越物我之分,看待事物不拘泥于表面;”卑栖”则是指保持谦逊和低调;”永遗患”则是指永远远离烦恼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