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涧曲如月,泠然绿树根。
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
静观因悟性,耽听欲忘言。
何由驻尘驾,迢递一寻源。

潭上偶咏

回涧曲如月,泠然绿树根。

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

静观因悟性,耽听欲忘言。

何由驻尘驾,迢递一寻源。

注释:

  1. 回涧曲如月:形容山涧的弯曲像月亮一样,水流回旋曲折,如同月亮的形状。
  2. 泠然绿树根:形容绿树在水边生长,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3. 云山自幽寂:形容山上云雾缭绕,显得十分幽静。
  4. 水石共成喧:形容水声和石头撞击的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喧闹的氛围。
  5. 静观因悟性:形容在静静地观察中,能够领悟到事物的本质。
  6. 耽听欲忘言:形容沉迷于聆听的声音,以至于忘记了语言的存在。
  7. 何由驻尘驾:意为无法停下脚步,继续前行。
  8. 迢递一寻源:形容距离遥远,难以找到水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回涧曲如月”形象地描绘了山涧的曲折和水流的回旋,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两句“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则通过对云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寂静之美的向往和欣赏。第三四句“静观因悟性,耽听欲忘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静观和冥想中的感悟,以及对声音的沉醉。最后两句“何由驻尘驾,迢递一寻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纷扰、寻找源头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