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秋水落,能载两三人。
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
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
野饭无兼味,嘉鱼色胜银。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
放船秋水落,能载两三人。
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
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
野饭无兼味,嘉鱼色胜银。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
秋望 快阁临飞鸟,遥天入断峰。 白云山面面,红叶树重重。 空翠当杯落,晴光刺眼浓。 愿言随楚客,木末采芙蓉。 注释与赏析: 1. 快阁临飞鸟,遥天入断峰。 - 快阁:指高峻的阁台(可能是观景楼),在这里象征高处。 - 飞鸟:暗示天空的高远和自由飞翔的景象。 - 遥天:指辽阔的天空。 - 断峰:形容山峰陡峭,断开的部分。 - 注释: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高空视角图,展现了高阁之巅与天际相接的情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寒食节时写的,描绘了诗人在村居中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天气近寒食,村居远市朝。 - “天气”:指的是当时的季节和气候情况。 - "寒食":古代清明节前一天的习俗,这一天禁火,吃冷食,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 "村居":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表明了他远离城市的宁静乡村生活。 - "远市朝":说明村庄远离城市,生活节奏较为悠闲。 第二句:翠低新柳弱,红润稚花娇。
莲花 日气沉山紫,荷花照水明。 香含风细细,影浸月盈盈。 妃子华清浴,神君洛浦行。 向人娇欲语,解语恐倾城。 注释: - 日气沉山紫:太阳的余晖映照在紫色的山峦上。 - 荷花照水明:荷花映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 - 香含风细细:莲花的香气在微风中轻轻飘散。 - 影浸月盈盈:月光倒映在莲花的倩影之中。 - 妃子华清浴:美丽的女子在温泉中沐浴。 - 神君洛浦行:神明在洛浦(一条河流)中漫步。 -
横山雨行 公暇省耕去,农家半翠微。 绿畴新水足,白屋吏人稀。 棠憩云笼树,山行雨满衣。 青林烟火午,稚子饷田归。 译文: 公家闲暇时去田间巡视耕种情况,只见农家的半边屋顶被翠绿掩映。 新挖的水渠水足,白墙瓦房中官吏人稀。 棠梨树下,云雾缭绕,如笼罩树木;山路上大雨倾盆,湿透衣服。 青葱的山林里,中午的烟火袅袅升起;孩子回家时,提着野菜给父亲做饭。 注释 1. 横山雨行
海棠 好鸟啼春昼,晴云护草堂。 日高忘盥栉,天暖减衣裳。 洗砚抄花谱,钩帘看海棠。 阑干闲徒倚,巢燕落泥香。 注释: 1. 好鸟啼春昼: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好鸟指的是小鸟,它们在春天的阳光下欢快地歌唱。 2. 晴云护草堂:晴朗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它们仿佛在为草堂(指作者自己的居所)提供保护和遮蔽。 3. 日高忘盥栉:太阳高照的时候,忘记了洗手梳头。这里的“盥栉”是指整理仪表、打扮自己
【注释】 清溪曲:小别墅旁的清幽小溪。疏篁:疏疏落落的竹子。好客:以好客为乐。芳辰:美好的时光。梁间紫燕驯:屋檐下的燕子很顺从,不惊扰人。投秩:指官吏的俸禄。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官署内所吟咏的一组杂诗中的第二首。诗写小别墅的环境与春意,抒发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感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语极工整。 “春日杂咏 其二”,说明这是一组杂诗中的第二首。 第一句“小墅清溪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次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题要求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效果。首先,“莲叶绿于水,莲舟轻似云”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莲叶和莲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采莲图,写出莲叶的青翠欲滴、莲舟轻快飘逸的优美景色;接着
涌泉寺 单车行树杪,草屐到僧家。 旋吸泉龙水,新烹谷雨茶。 峰稠凝暮霭,松暗落轻花。 归路携馀兴,褰帷看月华。 注释: - 单车:指乘坐一辆轻便的车子。 - 树杪:树枝的顶端。 - 草屐:一种用草编织的鞋。 - 泉龙水:指山泉中的泉水。 - 烹:煮。 - 谷雨茶:指春天的雨后采摘制作的绿茶。 - 峰稠:山峰重叠。 - 凝:凝结。 - 松暗:指树木的阴影。 - 褰帷:揭开窗帘或帷幕。 - 余兴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通过描绘春风、春日、春花、春柳等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柔风春服减,迟日小檐明。”描述了春天的微风和阳光,使得穿着轻薄的春装的人感到舒适。这里的“柔风”和“迟日”分别指轻柔的春风和温暖而不炎热的阳光。而“春服”则是指春季的衣物,这里暗示着春天的季节特征。 第二句“覆砌花阴薄,萦帘柳色晴。”描绘了春天里花草树木的景色
【注释】 近华村:在今安徽桐城。采莲: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游艺活动。水边,水中。宛转:形容曲折、回环。青帘:指船上的竹帘。雨:名词作状语。溪风:指从水边吹来的微风。白苎:白色的苎布,即白麻布。潜:动词,指鱼在水中。花:名词作状语。静:形容词,形容词作状语。飞香:形容花香飘荡,好像花朵在空中飞舞一样。笑折:形容心情愉悦地折下荷叶。碧玉觞:用碧玉制作的酒杯。 【赏析】
解析与译文 注释: 1. 潞水雨余: 指的是潞河地区,古代地名。 2. 燕山云外: 指燕山山脉之上,云雾缭绕。 3. 又圆篷底月: 月亮在圆形的船篷下面映照,形成一轮明月。 4. 频换客中衣: 指频繁更换衣服以适应舟夜的温度变化。 5. 路近心逾急: 因为距离家乡越来越近,所以心情越发急切。 6. 乡遥梦亦稀: 因为家乡遥远,所以梦见的次数也变得稀少。 7. 汉京冠盖满:
丛菊几枝吐,重阳昨夜过。 【译文】 菊花已经开了几枝了,重阳节昨天晚上就过去了。 美人别我去,怀抱奈秋何。 【译文】 美人离开了,我抱着秋天又有什么可奈何的? 月露闲阶砌,衣裳旧薜萝。 【译文】 月光洒在台阶上,衣裳是旧的薜萝。 手携小儿女,顾影舞婆娑。 【译文】 牵着小女儿和儿子,我独自对着影子起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后诗人与亲人分别的情景。全诗以“重阳”为线索展开,从“丛菊”写起
【注释】秋晴泛舟过董家舍 :秋晴,即秋天晴朗的时候。泛舟,乘船游览。过董家舍,经过董家的村庄。 碧如玉 :碧绿得像玉一样。 红于花 :比花的颜色还鲜艳,形容枫叶火红。酒船缘岸转,溪路逐村斜:酒船上的客人顺着河岸行驶,沿着溪流的道路前行。 菱荇乱柔橹,凫鹥{巾狎}浅沙:菱角和水草在桨划时搅动了船身,野鸭和鸥鸟嬉戏着戏水于浅浅的水塘之中。 所亲居近远,隔浦问人家:我所亲近的人居住得很近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蓬蒿长门径,客到旋教锄。 稚子炊菰米,邻家馈野蔬。 浦沙云淰淰,梧竹雨疏疏。 草阁昼如水,坐听儿读书。 注释:蓬蒿长门径,指长门宫外的杂草长满了小道。客到旋教锄,客人来了就立刻去锄草。稚子炊菰米,小儿子正在煮菰米。邻家馈野蔬,邻居家的送来了野菜。浦沙云淰淰,沙滩上的沙子被雨水冲得很松散。梧竹雨疏疏,梧桐和竹子在下雨时叶子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草阁昼如水
【诗句解析】 1. 历历龆年事,分明昨与今。——指代过去和现在的岁月,历历指清晰、分明,指童年时代的事历历在目,分明昨天和今天的情景一样。 2. 不因清话久,那悉故情深。——不因长时间的谈心(清话),怎知道过去的情谊如此深厚。 3. 岁月且迟暮,官曹宁陆沉。——岁月已经迟暮,官职恐怕要落空。 4. 所欣同巷陌,伏腊每招寻。——我喜欢和邻里一起欢聚,每逢节令(伏)或冬至时总要相互访问。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朝辞桐柏水:早晨离开桐柏江(位于淮河流域) 时序又殊方:时光已经变迁,来到了新的地点 河抱中原转:大河环抱着中原大地 天围远树苍:天空环绕着远方的树木,显得更加苍劲 绪风啼鸟变:微风中传来鸟儿啼叫的声音,变化多端 红雨落花忙:红色的雨滴落在花朵上,花瓣纷纷飘落 坐惜春芳晏:因为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而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