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没渔矶,遥林收夕霏。
柴门堪小立,沙鸟自孤飞。
腊闰梅花早,官休宾客稀。
所欣元夕近,不夜月辉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早春的田野景色。
第一句:“新水没渔矶”,描述了新近涨潮时水面上漂浮着渔人的小舟和矶石的景象。“新水”指的是刚刚涨起来的江水,“渔矶”则是江边的一块石头,可能是渔民们用来打鱼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生活的喜爱和对春天景色的欣赏。
第二句:“遥林收夕霏”,描绘了远山的树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遥林”指的是远处的树林,“夕霏”则是指夕阳下的雾气。这句诗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柴门堪小立,沙鸟自孤飞。”描绘了一个农家小院,门口堆放着一些柴草,一个孤独的鸟儿从门前飞过。这里的“柴门”指的是农家的门,“孤飞”则是指鸟儿独自飞翔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赞赏。
第四句:“腊闰梅花早,官休宾客稀。”这句话描述了腊月(农历十二月)的梅花已经开放,官府里的人也很少来拜访,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五句:“所欣元夕近,不夜月辉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元宵节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描述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田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