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稀忘剖折,俸薄亦虚餐。
醉卧慵开眼,闲行懒戴冠。
移花看蝶舞,买石得云团。
且自从心乐,学黄又学韩。

官舍十咏

  1. 讼稀忘剖折,俸薄亦虚餐。
    注释:因为官司很少,所以忘记了要仔细分辨;虽然俸禄微薄,但也足以维持生活。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廉自守、不慕名利的官员形象。他虽然面临官司纠纷,但能够从容应对,不被其困扰。同时,尽管俸禄不多,但他仍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2. 醉卧慵开眼,闲行懒戴冠。
    注释:喝醉了就睡,懒得睁开眼睛;闲逛时就懒得戴帽子。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一个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官员形象。他沉醉于美酒之中,享受着生活的惬意;在闲暇之余,他选择懒散地行走,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3. 移花看蝶舞,买石得云团。
    注释:我搬来鲜花,观赏蝴蝶翩翩起舞;我还买了一块石头,希望它能带来好运。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官员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他不仅关注官场上的事务,更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通过观赏鲜花和蝴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通过购买石头,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行为都反映了官员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4. 且自从心乐,学黄又学韩。
    注释:暂且从内心去寻求快乐吧,既学习陶渊明又学孟浩然。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官员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他既不盲目追随古人的足迹,也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而是努力寻找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他既学习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又效仿孟浩然的田园诗风,表达对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的喜爱。这种追求体现了官员对于精神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5. 山径幽深静,江流碧透清。
    注释:山路蜿蜒深邃、幽静安宁;江水流淌清澈、波光粼粼。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山路弯弯曲曲,幽深而安静,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江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这两幅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6. 竹影摇清风,松声唤晓钟。
    注释:竹叶摇曳,随风送来清风;松涛阵阵,仿佛在呼唤清晨的钟声。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竹林中的竹叶随风摇曳,仿佛在为大地带来清新的凉风;松林里传来阵阵松涛,像是在迎接黎明的到来。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章,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 鸟语花香里,鱼游浅水中。
    注释:鸟儿在花丛中欢快地歌唱;鱼儿在水中自由地畅游。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鸟儿在花丛中欢唱,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大自然的魅力;鱼儿在水中畅游,给这片水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这种生态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
  8. 闲人莫相问,此意独悠悠。
    注释:那些闲散的人不要询问我,因为我的心情独自飘荡。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无奈感。诗人不愿意被外界打扰或询问,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足够丰富和复杂。他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无需他人的陪伴或理解。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独立和自由的珍视,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冷漠和疏离。
  9. 学黄又学韩,不如归去来。
    注释:我也在学习陶渊明和孟浩然,但最终觉得不如归隐田园生活更好。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虽然学习和模仿古人的隐逸生活,但他内心深处更倾向于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的宁静与幸福。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淡漠,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困惑。
  10. 学黄又学韩,不如归去来。
    注释:我也在学习陶渊明和孟浩然,但最终觉得不如归隐田园生活更好。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他认为陶渊明和孟浩然的隐逸生活虽然值得学习和效仿,但终究不是他所追求的生活状态。他渴望回归自然的怀抱,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过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反思,也彰显了他的独特个性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