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一座岿禅宫,四面如山浪拍空。
云影不遮仙树碧,波光长映佛灯红。
依稀蓬皛移尘外,绰约金山在眼中。
阅盖兴亡知几代,谁能回首问苍穹。

诗的原文:

中间一座巋禅宫,四面如山浪拍空。
云影不遮仙树碧,波光长映佛灯红。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中间一座巋禅宫,四面如山浪拍空。禅宫:指的是一座修行、冥想的宗教建筑,通常有静谧和神秘的氛围。“四面如山浪拍空”:形容这座禅宫周围群山环抱,海浪拍打在空旷的地方,形成壮观的景象。
  2. 译文:这座巋禅宫屹立于山巅,四周围被连绵不绝的山峦包围,海浪拍打着空旷的场景令人震撼。
  3. 赏析:“巋禅宫”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它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四周环山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神秘感。海浪的拍打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界的不断更迭。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有宗教意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诗的原文:

云影不遮仙树碧,波光长映佛灯红。
依稀蓬皛移尘外,绰约金山在眼中。
阅盖兴亡知几代,谁能回首问苍穹。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云影不遮仙树碧,波光长映佛灯红。云影**:指云雾或天空的影子。“仙树碧”:暗示这些树木生长在仙境之中,具有非凡的美丽和生命力。“佛灯红”:佛灯即佛教中的灯具,常用于寺庙或宗教场所,红色代表喜庆和光明。
  2. 译文:云雾缭绕中,仙树依旧保持着它的翠绿,而佛灯在波浪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3. 赏析:这里的“云影”、“仙树”和“佛灯”,都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和神圣。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诗的原文:

阅盖兴亡知几代,谁能回首问苍穹。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阅盖兴亡知几代,谁能回首问苍穹。阅盖**:指经历或目睹。“兴亡”:指国家或组织的兴衰变化。“苍穹”:指天空,也常用来比喻广阔的视野或思考范围。
  2. 译文:纵观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又有谁能回到过去向苍天询问?
  3.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很难完全理解过去的事件,因此只能从历史中获得一些启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张诩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巋禅宫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宗教和自然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对“云影”、“仙树”、“佛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主题和思想,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风格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