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西一巨石,下瞰三峡水。
何人下丝纶,钓得百斤鲤。
【解析】
本诗首句是一句景语,写寺西的巨石下俯视江水。第二句承前启后。钓台在湖北秭归县东,因屈原曾在此钓鱼而得名。《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第三句是说谁人能垂钓得百斤鲤鱼?“百斤鲤”,指大鱼。第四句是说是谁钓到这条大鱼,即“何人”。
【答案】
译文:
寺西有块巨石,俯瞰长江三峡。
是谁人用丝纶垂钓,钓得百斤大鲤鱼。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以垂钓者自比,借垂钓而表达志士难遇知音的感慨。首句写景,点出垂钓之地;第二句叙事,点明所钓之物;第三句设问,引出主题;第四句作结,回应开篇。全诗意境开阔,结构谨严,一气呵成,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