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君古神尧,忧勤理治秋。
自有商鼎任,从劳杞人忧。
我着我蓑去,桐江钓碧流。
经纶付公等,及时展壮猷。
功成傥身退,寻我五峰头。

【注释】

吾君古神尧:我的君王像古代的圣明君主尧一样。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忧勤理治秋:忧虑勤劳地治理国家,就像秋天那样肃杀而有序。

自有商鼎任:自然有商汤那样的重任在肩。

从劳杞人忧:杞国国君杞子向周朝进献美女,被周襄王拒之门外。周襄王派兵攻杞,并俘获杞子,但最终将他释放了。杞国人认为周襄王没有信用,便派大夫到晋国去请求归还杞子,晋国的大臣韩简回答说:“天子有事于文、武,祭社,享先祖。宋司马华元亦然。是以有敬焉。诸侯有大事,则相与问,习礼仪以相威仪也。犹有鬼神为之主守,而况日者呢?其若之何?”杞人不听,继续请求,晋国的大臣韩简说:“尔无我以告,而固问予,敝矣。”杞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杞国失败后,杞子又派人向晋国求情,要求将他们从俘虏中放还回去。晋国的大臣韩简回答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则岂实有求于寡人哉?吾既告之以其病,若又欲吾舍之食之,如之何其故也?郑虽小,我必载之。苟晋难,吾何以乞师于郑?既不能强,又弗肯老。谓之何益?”后来杞人只好回国去了,韩简对这件事进行了评论,他说:“杞之不恭,未可厚也;请复诸杞,无失礼也。有备无患,临事而惧,好义之人。士毋求生以害义,的传统观念,所以杞人最后被打败后,才被迫同意放他们回去。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思想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我着我蓑去:我穿着蓑衣离开桐江。

桐江钓碧流:在桐江里垂钓。

经纶付公等:把治国平天下的大计交付给你等这些大官们去实施吧!经纶指治理国家的才能和谋略。经纶,治理国家之策也。

及时展壮猷:抓住时机施展你的雄才大略吧!猷,才能,计谋。

功成傥身退:一旦功高震主,自己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寻我五峰头:到五峰山找我去吧。五峰山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北,山上多奇松,为著名风景胜地。此句表明作者愿意隐退山林的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费侍御即费宏(1007—1065),字微之,号华阳真人,苏州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宰相费贻的女婿。《旧唐书》本传称其“性刚正,不喜逢迎”,曾上疏谏止仁宗罢免范仲淹、富弼等人的官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永州(今湖南零陵)。晚年回朝,历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封温国公。

首联用典。尧舜禹是古代圣明帝王的代称,“忧勤理治”即忧国忧民,治理国家。“忧勤”指尧帝的勤勉,“理治”指夏禹的治理。“秋”指秋天。这两句用“忧勤理治秋”来比喻费宏的才干和功绩。

颔联用典。“杞人忧天”出自《列子•汤问》: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便筑台于上,结果却落得个身死台亡的下场。后来人们就用“杞人忧天”比喻那些不必要的忧虑和恐慌。“杞子”即杞梁妻子。春秋时杞国人杞梁战死于齐国边境,其妻携子归葬途中路过陈国,被齐人所俘。她的儿子在齐国被杀,她哭倒在杞梁坟前,说:“我父亲生前为国捐躯,我如今要为父亲报仇!”齐人见她哭得如此悲痛,就把她放了回去。后来杞国发生政变,齐人乘机进攻,杞国的将士拼死抵抗,最终战败。杞国人纷纷逃命,唯有杞梁的妻子抱着他的尸骨不肯离去。齐人把她抓回去后,又让她回到夫君的墓前,问她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她说:“我丈夫生前忠于祖国,死后还要为他报仇,我怎么能忍心丢下他的尸体不管呢?”这两句用“杞子”来比喻费宏的才能和功绩,说他为官清直,为国家效力。

颈联用典故。“商鼎任”指殷纣王的鼎食制度。周武王灭商后,分天下为九州,其中豫州包括今河南省一带地方。当时周王室的宗庙祭祀活动由太牢组成,每项都由宰牛烹煮而成。太牢由牛、羊、猪三样构成,合称为“三物太牢”。殷商时期只有牛羊猪三牲组成一次供品祭祀祖先,称为“三物太牢”。周王朝建立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宗法观念的改变,周王室祭祀活动逐渐由“三物太牢”改为“九鼎制”,即在祭祀活动中用九种不同种类的肉、酒、玉帛等组成供品祭祀祖先。周王朝规定只有周王才有享用九鼎的权利和资格。“杞人忧天”中的杞国国君就是杞子的后代。这两句用“九鼎任”来比喻费宏的才能和功绩,说他是国家重臣,地位显赫。“商鼎任”指商汤时的重臣伊尹、周公旦、姜尚等。“从劳杞人忧”即指费宏辅佐君主治国安邦的功劳。

尾联用典故。周襄王派兵攻打杞国,俘虏了杞子。杞国国君派大夫到晋国去请求归还杞子。晋国的大臣韩简回答说:“天子有事于文、武,祭社,享先祖……犹有鬼神为之主守。”意思是天子祭祀祖先,神灵会保佑他们平安无事。韩简的意思是说周襄王虽然做了对不起杞国国君的事,但是神灵会保佑他们的。这两句用“杞人之忧”来比喻费宏所担心的事情,说自己能够为国家效力,为国家尽忠,不会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引起别人的嫉妒和猜疑。

这首诗用典较多,且多用典故说明自己的意思,但意思表达得比较清楚。诗人首先赞美费宏的才干和功绩,然后指出自己为国家效力,为国家尽忠,不会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引起别人的嫉妒和猜疑。最后表明自己愿意隐居山林的愿望,希望费宏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