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湘水万千枝,不似君王笔下奇。
高者拂云低拂地,想应重有凤来仪。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淇园湘水的万千枝,赞美了宣宗皇帝的文才和书法。
淇园湘水万千枝,不似君王笔下奇。
淇园即淇水之畔,湘水即湘江,这里借指帝王的园林,寓意帝王之才华横溢。
高者拂云低拂地,想应重有凤来仪。
这里的“高者”和“低者”都是对湘水两岸树木的夸张描写,形容其高大挺拔,生机勃勃。而“重有凤来仪”则是对湘水岸边景色的赞美,意指湘水之美,足以吸引凤凰前来栖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宣宗皇帝文墨风华的赞美之情。
注释:
- 淇园湘水万千枝,不似君王笔下奇。
- 淇园:指帝王的园林。
- 湘水:指湘江。
- 万千枝:形容树木众多,生机勃勃。
- 不似:与……不同。
- 君王笔下奇:指宣宗皇帝的文墨风华与众不同。
- 高者拂云低拂地,想应重有凤来仪。
- 高者:形容湘水两岸树木高大挺拔。
- 拂云: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 低者:形容湘水岸边树木较低,但依然生机盎然。
- 想应:猜测、推测之意。
- 重:再次、再、更的意思。
- 有:动词,存在的意思。
- 凤来仪:比喻湘水之美,足以吸引凤凰前来栖息。
赏析:
这首诗以淇园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湘水两岸的树木,赞美了宣宗皇帝的文墨风华。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树木描绘得高大挺拔,生机勃勃,以此来表达对宣宗皇帝文墨风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句中的“高者拂云”“低者拂地”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湘水两岸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外,诗句中的“想应重有凤来仪”一句,更是巧妙地将湘水之美与凤凰的到来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