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归鞍金屈卮,瑶华篇赠欲秋时。
青山倦鸟怜幽独,白日寒花怨别离。
狡兔共称三窟好,鹪鹩惟许一枝宜。
严冬鳞羽频相讯,迷雾牵云梦不迟。
注释:
别路归鞍金屈卮,瑶华篇赠欲秋时。
青山倦鸟怜幽独,白日寒花怨别离。
狡兔共称三窟好,鹪鹩惟许一枝宜。
严冬鳞羽频相讯,迷雾牵云梦不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别之际写给朋友升庵的长诗。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第一句”别路归鞍金屈卮”,诗人在离开的路上,骑着马,手里提着一个金色的酒杯,准备回家。这里的”金屈卮”指的是金杯,象征着富贵和荣耀。
第二句”瑶华篇赠欲秋时”,诗人准备送给朋友一首诗,希望他们在秋天的时候能够欣赏到这份礼物。这里的”瑶华篇”指的是华丽的文章,象征着智慧和才华。
第三句”青山倦鸟怜幽独”,描述了一只倦怠的鸟儿在山中独自生活,感到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和宁静,而”倦鸟”则代表了疲惫和无奈。
第四句”白日寒花怨别离”,描述了在寒冷的白日里,一朵寒花也在抱怨离别的痛苦。这里的”寒花”象征着凋零和衰落,而”别离”则是痛苦的根源。
第五句”狡兔共称三窟好”,通过比喻表达了狐狸的智慧和狡猾。这里用狐狸的三个洞来比喻生活的多个选择和机会。
第六句”鹪鹩惟许一枝宜”,通过比喻表达了鹪鹩的生活状态。这里用鹪鹩只能生活在一片树上来比喻人的局限性和依赖性。
第七句”严冬鳞羽频相讯”,描述了严冬里的鱼鳞和羽毛都在互相问候和关心。这里的”鳞羽”分别指的是鱼类和鸟类的鳞片和羽毛,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相互依存。
最后一句”迷雾牵云梦不迟”,描述了在迷茫的迷雾中,梦想仍然可以继续。这里的”迷雾”象征着困惑和不确定性,而”云梦”则代表了希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