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吐檀心已露神,腻红娇白一何真。
惯亲击折珊瑚客,曾赏歌残《玉树》人。
宜醉暖风宜醉日,不随流水不随尘。
东家小妇颜如玉,犹妒秋千架外春。
【注释】
檀心:牡丹花心。
玉树:古琴曲名。
东家小妇:指诗人的妻妾。
【赏析】
《牡丹百咏》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是第二首。诗中赞美了牡丹的艳丽和高贵,同时通过牡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首句“半吐檀心已露神”,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情景。檀心指的是牡丹的芯部,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朵的丰满和饱满。“露神”则是指牡丹花朵的香气四溢,仿佛有神灵附体一般。这句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生动描绘,传达出牡丹的高贵和美丽。
次句“腻红娇白一何真”,进一步赞美了牡丹的艳丽。这里的“腻红娇白”形容牡丹的颜色鲜艳、娇嫩,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而“一何真”则是对这种美丽的高度概括,强调了牡丹的美丽程度之高。
第三句“惯亲击折珊瑚客,曾赏歌残《玉树》人”,则将牡丹与人联系起来,赋予了牡丹以人格化的特征。这里所说的“珊瑚客”指的是喜欢欣赏牡丹的人,而“《玉树》人”则是指曾经欣赏过牡丹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欣赏过牡丹的人们的一种怀念之情。
第四句“宜醉暖风宜醉日,不随流水不随尘”,则是对牡丹特性的一种描绘。这里的“宜醉”是指牡丹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也可以用来比喻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不随流水不随尘”则是指牡丹不会随着水流而去,也不会被尘埃所染。这句诗通过对牡丹特性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独特之处。
尾联“东家小妇颜如玉,犹妒秋千架外春”,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东家小妇”指的是诗人的妻子或者妾室,而“颜如玉”则形容她们的美貌如同美玉一般。然而,诗人却因为不能与妻子共度时光而感到遗憾,甚至嫉妒起那些能够欣赏到牡丹之美的人。
整首诗通过赞美牡丹的美丽和高贵,以及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