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对红肤久怆神,蜡须巧映蝶须真。
只疑目过曾留彩,未信花飞不感人。
【注释】
- 红肤:指牡丹花的红色花瓣。
- 蜡须:牡丹的花被比喻为蜡烛,其黄色的花瓣被形象地描述为“蜡须”。
- 巧映:形容牡丹花瓣与蝴蝶翅膀颜色相映生辉。
- 蝶须: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形似蝴蝶的触须。
- 曾留彩:指在牡丹花瓣上留下彩色痕迹。
- 不感人:指牡丹虽然美丽,但不会让人动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画卷,通过对牡丹和蝴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首句“独对红肤久怆神”,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红润的牡丹花时的情景。红肤指的是牡丹花瓣的颜色,表达了对牡丹的深深喜爱和欣赏之情。
第二句“蜡须巧映蝶须真”,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瓣与蝴蝶翅膀之间的巧妙对比。蜡须指的是牡丹花瓣上的黄色条纹,而蝴蝶翅膀上的花纹被比喻为蝴蝶的触须。这一句话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表现了牡丹花瓣的美丽。
第三句“只疑目过曾留彩”,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眼睛是否真的看到了牡丹花瓣上的彩色痕迹的疑惑。这可能是因为牡丹花瓣上的色彩过于鲜艳,以至于让人难以分辨真假。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又表现了他对美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未信花飞不感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是否真的能让人动情的质疑。虽然牡丹美丽动人,但诗人却无法确定其是否真的能触动人的心弦。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牡丹的深刻理解,又表现了他对于美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和蝴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疑问,也使这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