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爽金泉酌,还同柱史来。
春陪供怅远,尊傍野亭开。
稚柳摇晴浦,纤鳞戏浅苔。
尘襟藉疏豁,委琐不烦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金泉亭与友人王道长饯别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未爽金泉酌”,意为尚未喝完金泉亭中的酒。金泉亭位于长安城北门,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也是王勃的好友王道长的住所。这里的金泉是指井水,象征着清冽、纯净。
第二句“还同柱史来”,意为回到柱子上,即回到座位上。柱史,是对古代官署中官员的尊称。这里指王道长作为柱史,也来到了金泉亭。
第三句“春陪供怅远”,意为春天的时候,陪伴着供品一起度过时间。春供,是指在春天举行的祭祀活动,供品是祭拜时的祭品。怅远,意为感到时光过得很快,很怀念过去的时光。
第四句“尊傍野亭开”,意为酒杯旁边,野外的亭子已经敞开。尊,是指酒杯,野亭,是指在郊外搭建的帐篷,供人们休息的地方。
第五句“稚柳摇晴浦,纤鳞戏浅苔”,意为嫩柳摇曳在晴朗的江面上,小鱼在浅滩上嬉戏。这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六句“尘襟藉疏豁,委琐不烦裁”,意为尘土般的胸襟得以舒展,琐碎之事不再需要裁剪。这里的“尘襟”比喻心胸宽广,“委琐”指的是琐碎的事情。这句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纷扰世事的超然。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金泉亭中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