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
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
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
命觞仍散帙,且复寄吾情。

【注释】

晚至端州:傍晚到达端州。端州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唐代属高要县。

洪流天漠接:大江大河如沙漠般浩瀚无际。

巨浸市楼平:广阔的水面与城市相平。

树杪行舟过:船尾高高耸起,像树梢一样。

檐头宿鸟惊:夜深了,屋檐下栖宿的鸟儿被惊醒。

命觞仍散帙:斟酒时还整理书帙(书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旅途中写景抒怀。

开头两句“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点出送别的地点。“峡口”指广东肇庆市北的七星岩,“二十里”、“半程”都说明离端州不远。“峡口”二字是全篇的总题,下面所写景物都是围绕这一总题展开。

写从山峡口到端州沿途所见的景色。“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这两句是说,大江浩渺如沙漠,而城郭却与江水平齐,写出了水势的浩大和地势的高峻。“洪流”句中的“天”字和“巨浸”句中的“巨”字,都是强调江水的浩大;而“天漠”、“市楼”则突出端州的地势险要。

第三四句,写舟行所见。“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意思是说,船上的人抬头一看,只见树梢上飘过行舟,屋檐下栖息的鸟也被惊动了。这两句既写舟行之快,又写舟行之迟——因为“树杪”即树枝的尖梢,而“檐头”指屋檐最上面,所以舟行很慢;同时,也写出了舟行之急——因为舟行得太快,所以树梢的枝叶都看不见了。

最后四句,写送别之情。前面两句说,在船上饮酒时还整理书帙。“命觞”二字,既是对前面“洪流”的进一步渲染,也是对“市楼”的具体化。“仍复寄吾情”,是说把送别之情寄托在杯中酒,让饮者带回去。“仍”字,既见出送别的殷勤,又见出诗人的宽厚大度。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后写的。它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动有静,既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面,又有细腻入微的生活情景,充分表现出送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

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

颔联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山水画卷。“洪流”形容水流之大;“天漠”“巨浸”则分别以沙漠、大海来比喻端州境内的广袤水域。“天漠接”“巨浸平”,形象地描绘出了端州水势的浩大以及地势的险要。

颈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所见所感。“树杪”指的是树木的尖端;“檐头”则是屋檐的最高处。诗人乘坐的小舟在行进过程中,时而掠过树梢,时而飞越屋檐,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不已。与此同时,那些栖息在屋檐上的鸟儿,由于受到惊吓,纷纷展翅飞起,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生动的一笔。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殷切期望。“命觞”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在送别之际的心情,又展示了他宽厚大度的胸怀。同时,“仍复寄吾情”,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和期盼。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面,同时也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