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寒城听晓钟,客帆无计又江东。
风花不作飘零态,春色还看点缀同。
御史直声光汉册,贤良曲学愧辕公。
若将途径分泾渭,末路何人令始终。

【注】舍孙氏叔侄还镇江:送舍侄孙某、侄孙男回镇江。

霜落寒城听晓钟,客帆无计又江东。

风花不作飘零态,春色还看点缀同。

御史直声光汉册,贤良曲学愧辕公。

若将途径分泾渭,末路何人令始终。

注释:

  • 霜落寒城听晓钟:形容天气寒冷,霜降之后听到清晨的钟声。
  • 客帆无计又江东:意思是说客船没有办法返回江东(指家乡),只能继续航行。
  • 风花不作飘零态:意思是说春天的风和花不会像秋天那样凋零。
  • 春色还看点缀同:意思是说春天的色彩就像被点缀一样,充满了生机。
  • 御史直声光汉册:意思是说御史的正直之声可以照亮汉史。
  • 贤良曲学愧辕公:意思是说贤良之人和曲学家都感到惭愧,因为他们不能与辕公相提并论。
  • 若将途径分泾渭: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分辨出道路,就可以看出泾河、渭河的区别。
  • 末路何人令始终:意思是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谁能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舍侄孙某、侄孙男回镇江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景色的变化和人物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首句“霜落寒城听晓钟”,以霜降后的寒城为背景,听到晨钟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次句“客帆无计又江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因为客船无法返回江东,意味着朋友可能会面临困境。然而,第三句“风花不作飘零态”,却展现出春天的气息,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虽然会结束,但并不会像秋天那样让人感到凋零。第四句“春色还看点缀同”,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认为春天的色彩就像被点缀一样,充满了生机。
    第五句“御史直声光汉册”,赞美了御史的正直之声可以照亮汉史。第六句“贤良曲学愧辕公”,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良之人和曲学家都感到惭愧的情绪,因为他们不能与辕公相提并论。第七句“若将途径分泾渭”,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如何分辨道路,并以此作为人生的道路去追求。最后一句“末路何人令始终”,则是诗人对于人生道路上的人和事的感慨,表达了他在人生的最后一站中,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