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杏古不知岁,剥落莓苔空复春。
野老频过犹是主,厨人一见拟为薪。
花开造次真疑梦,事出寻常讶有神。
吟弄尚堪迟白日,莫教容易委芳尘。
这首诗是诗人在斋居中偶然看到枯杏忽然开花而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奇和赞美之情。
全诗分为四联:第一联写杏花的突然盛开;第二联以野老和厨人的反应为喻,赞美了杏花的生命力;第三联则通过“花开造次真疑梦”和“事出寻常讶有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异和赞叹;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不要因为杏花的美丽就随意让它凋谢的情感。
首联“□前杏古不知岁,剥落莓苔空复春”,描绘了杏树历经岁月沧桑,曾经枯萎、剥落、被莓苔覆盖的情景,但如今又重新焕发出春天的气息。这里使用了“□前”“不知岁”等词语来形容杏树的变化之大,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变化无常。
颔联“野老频过犹是主,厨人一见拟为薪”,通过对野老和厨人的反应来表现杏花的生命力。野老家中的老人常常经过杏树下,他们对于这棵经历了岁月沧桑的杏树仍然怀有深深的情感,就像主人对待自己的房屋一样珍视。而厨人一见到杏花开得如此绚烂,便把它看作是用来做柴火的好材料,这也说明了杏花的美丽和价值。
颈联“花开造次真疑梦,事出寻常讶有神”则是诗人对杏花的惊异和赞叹。他惊叹于这棵经历了岁月沧桑的杏树竟然在不经意间再次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种奇迹般的美景让他不禁怀疑这是一场梦。同时他也感到惊讶,这棵普通的杏树竟然能够创造出这样神奇的事情,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尾联“吟弄尚堪迟白日,莫教容易委芳尘”则是诗人对杏花的保护和珍惜的表达。他希望人们不要因为欣赏到这棵杏花的美丽而轻易地将它抛弃或破坏,而是要像对待珍贵的宝物一样珍惜它,让这棵曾经历经沧桑的杏树继续焕发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杏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异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