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敬皇隆化日,属当江省校文年。
持衡骢使推双竹,入彀鸿生愧比肩。
连帅遐方仍懋绩,抚安中土竟虚传。
心香未炷空头白,公后应知衮衮贤。
《方伯周公挽诗》:“忆昔敬皇隆化日,属当江省校文年。持衡骢使推双竹,入彀鸿生愧比肩。连帅遐方仍懋绩,抚安中土竟虚传。心香未炷空头白,公后应知衮衮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史人物的风采与贡献,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历史背景描述,展示了该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其深切的怀念和敬意。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忆昔敬皇隆化日”
- 关键词:敬皇、隆化日
- 注释:敬皇指的是明朝的一位皇帝,隆化日则是指其统治时期的盛世景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的回忆。诗人通过回顾敬皇时期的盛世,来表达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崇敬。
2. “属当江省校文年”
- 关键词:江省、校文年
- 注释:江省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校文年则是指学习文学或书法的时期。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学习文学时的情景,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3. “持衡骢使推双竹”
- 关键词:持衡、骢使、双竹
- 注释:持衡指执掌权力,掌管国家大权;骢使则是古代的一种官员名称;双竹可能是指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这位官员的形象和特点,表达了对他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品质和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忠诚事业的敬佩。
4. “入彀鸿生愧比肩”
- 关键词:入彀、鸿生、比肩
- 注释:入彀指被捕获或落入陷阱;鸿生则是指有才学或才能的年轻人;比肩表示并列或相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这位官员相比时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才能的钦佩。诗人通过谦虚的态度,展示了自己对这位官员的尊重和敬意。
5. “连帅遐方仍懋绩”
- 关键词:连帅、遐方、懋绩
- 注释:连帅指的是连续担任地方长官;遐方则是指远方地区;懋绩表示成就显著。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该人物在遥远地区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政绩。诗人通过赞美这位官员的成就,表达了对其才能和努力的肯定和赞赏。
6. “抚安中土竟虚传”
- 关键词:抚安、中土、虚传
- 注释:抚安指安抚治理;中土则是指中原地区;虚传表示传闻不实。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官员在中原地区治理成果的怀疑或质疑。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疑虑,展现了对这位官员真实能力和贡献的不确定感。
7. “心香未炷空头白”
- 关键词:心香、炷、空头白
- 注释:心香指心中的愿望或期望;炷则是指点燃;空头白表示头发已白。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因怀念这位官员而感到的悲伤和无助。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了对逝去的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8. “公后应知衮衮贤”
- 关键词:公后、衮衮贤
- 注释:公后指这位官员去世后,后人将知晓他的贤能;衮衮贤表示才能出众。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官员去世后的期待和希望,希望后人能够了解并传承他的美德和成就。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对这位官员的尊敬和对其影响力的认可。
结语
《方伯周公挽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部历史和文化的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中的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人物都留下了他们独特的印记,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