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洒江暝,疾风吹石泐。
郊原罴兕吼,窟宅蛇龙厄。
持茗者何人,啜对陶彭泽。
【注释】
1.泊清水:泊,停泊。清水,地名,今名白沙,位于湖南岳阳县境内。
2.雪夜:下雪的夜晚。
3.煮茶:烹煮茶叶。
4.疾风:猛烈的风雨。
5.石泐:石破。
6.郊原:郊外的原野。
7.罴(pī)兕(sì):野猪。
8.窟宅:洞穴。
9.蛇龙厄:形容险峻。
10.陶彭泽: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冬末,诗人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时所作。诗写冬日泊舟清水,雪后寒江,夜深人静时,作者独自煮茶小憩的情景。此诗虽无豪放壮语,却有清幽闲适之致,反映了作者晚年归隐田园的心境。
首联“冻雨洒江暝,疾风吹石裂”,写景入画。前一句“冻雨”点出时间是冬天,“洒江暝”则描绘了冬日里细雨纷纷、夜色朦胧的景象,营造了一幅凄迷的意境。后一句“疾风”和“吹石裂”更是将寒冷的气氛推向高潮,仿佛寒风呼啸,石头都被吹得破碎,生动地表现了冬夜的寒冷。
颔联“郊原罴兕吼,窟宅蛇龙厄”,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前一句“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原野,而“罴”则是野猪,“兕”则是犀牛。两句合起来就是描述了野猪和犀牛在荒野中怒吼的场景,这种声音宏大而震撼人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猛与力量。而后一句“窟宅”则是指洞穴或山间深处的地方,而“蛇龙”则是比喻险峻的山峰或峡谷。这两句合在一起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而需要敬畏自然。
颈联“持茗者何人,啜对陶彭泽”则转入诗人自己的生活,表达出他对陶渊明的怀念之情。前一句“持茗者”指的是自己,而“啜对陶彭泽”则是说,自己正在品味着茶的味道,仿佛在面对陶渊明一样。这两句合在一起就是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归隐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色和氛围,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清幽闲适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