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有骥无与俱,风格嶷然凡马殊。
腾骧云汉生超忽,回视□滓徒嗟吁。
纷纷霜台肃具瞻,选兹文武畴克兼。
不逢盘错别利器,青萍何谢铅刀铦。
南征孰是扰天纪,谭笑千军随指使。
邕流倒卷昆仑摧,几日收勋报天子。
属士空惭里闬同,推诚略分恩过蒙。
夷门虚左岂足慕,愿扳鸿翮追长风。

【注释】

呈:上奏。奉撽(hū):捧着笏板,表示恭敬。易之:指王曾。武缘:指荆南。人中:指人才出众。骥(jì):千里马。嶷然:特出的、突出的。腾骧(xiāng):奔腾奔驰。云汉:银河。超忽:超越尘世。回视:回顾。□滓:污浊。徒嗟吁:徒然叹息。霜台:指朝廷。具瞻:众人的注目。选:挑选。文武:文武官员。畴:通“仇”,同辈。盘错:交错。别利器:分别施展自己的才能。青萍:比喻锋利的匕首。谢:感谢。邕:指邕州,广西一带。倒卷:翻江倒海。昆仑:指西岳华山。摧:摧折。里闬(hàn):乡里邻里。空惭:惭愧。夷门:古时齐国边境城门,后泛指南方边境。虚左:空出尊位,以示欢迎。鸿翮(hé):大雁的翅膀。长风:顺风。

【译文】

我捧起笏板,向朝廷上奏,奉承你讨伐田贼而驻兵武缘。

人中有一千里马,没有谁能和它并肩。你的风格特出,凡马不同。

你腾跃奔驰,在银河之上超逸忽逝,回头看见那污浊的地方徒然叹息。

你纷纷来到朝廷上瞻仰,挑选文武官员,使他们都能胜任其职。

你不与他们一起争斗,独自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像锋利的匕首一样。

你去征讨南方,让那些骚扰天地秩序的人受到惩罚。你谈笑之间就指挥千军万马随从你的意愿。

你使流漓水波倒卷,把华山都摧毁了,几日之间就把功勋报效给了天子。

你让士兵感到惭愧,自己却感到羞愧,推诚相待,略施小恩,感激之情超过了受恩之人。

夷门虚左,难道值得羡慕吗?我只愿攀附你的长风,追随你前进。

【赏析】

此诗是作者代王曾上奏皇帝的奏章,内容主要陈述自己为朝廷出力的情况。

开头两句写自己上奏的目的。上奏,就是上奏皇帝或宰相的意见或报告,所以称”上奏”;奉撽就是捧着笏板,表示恭敬,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这里用一个”呈”字来代替上奏,更显得委婉动听,也更有文采。接着写自己上奏的内容。王曾奉旨讨伐田贼驻兵武缘,他作为主将,自然应该首先上奏。

第三句说王曾与众不同,有非凡的气度,一般人不能相比。”人中”这个成语本意形容相貌出众,这里指人才出众;”无与俱”就是没有人可以和他并列;”嶷然”就是突出的样子;”凡马殊”就是凡马不同的意思。这两句话写出了自己的不凡气质,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第四句说王曾驰骋在云汉之上,超越了尘世的境界,好像要飞到天上去。这里的”腾骧”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王曾英姿飒爽的雄姿英发,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云汉”指天空中的银河,是古人用以喻人杰出才能的常用词。王曾能够”凌厉超忽”,说明他的才干很高,不一般。

第五句写王曾回首瞻望他所过之处的污浊之地,感慨万分,徒然叹息。这句的意思是说王曾虽然很有才气,但却并不骄傲自满;虽然他威名远扬,但却并没有因此而自高自大。这两句既是写王曾的形象,又是借王曾写自己的性格特点。

第六句写王曾率领着部队,在朝廷上广开言路,任人唯贤。他善于选拔文武官员,使他们各尽所能;他不会与他们争斗,而是让他们各自施展自己的才能;他像锋利的匕首那样,敢于冒犯权贵,不怕得罪上司。这几句话是对王曾的赞颂。

第七句写王曾率军去征讨南方的敌人。”孰是”即”孰是孰非”,谁对谁错的意思;”扰天纪”指扰乱天理,这里指搅乱朝廷的纲纪;”谭笑千军随指使”就是说王曾谈笑间就能调动千军万马,随意指挥他们的行动。这几句写的是王曾有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以及他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情景。

第八句写王曾征讨南方有功,使朝廷的秩序得以恢复。这是对王曾的进一步赞美。

第九句写王曾在征讨南方期间的表现:他使流漓水波倒卷,把华山都掀翻了;几日之间就把功勋报效给了天子。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王曾的武功。

最后两句写王曾出征归来,自己愧居其中。这一句是说自己虽能独当一面,但功劳还不足以让自己居于王曾之下,只能以谦虚的态度表示自己的心意。这两句也是对王曾的赞颂,表现了君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描写王曾的才华、气度和作战能力以及他对朝廷的贡献等方面来赞扬王曾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曾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