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正气参天地,正气如公信可参。
九死孤忠能悟主,一生奇节在惩贪。
已闻吴下称为母,几见朝中果是男。
蝉翼介轮何事重,对公衾影欲无惭。

【注释】

挽海忠介公:此诗是悼念忠介公的挽诗。海忠介,即海瑞,字公义,明代官员。

本来正气参天地:本来的正气足以与天地相比。

九死孤忠能悟主:即使九死一生,也始终为朝廷着想。

吴下称为母:在吴地被称为贤母。

几见朝中果是男:几次看到朝中大臣真是有男子气概。

蝉翼介轮何事重:像蝉翼一样的车饰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呢?

对公衾影欲无惭:对着您的灵柩的影子,我内心感到羞愧不安。

【赏析】

《挽海忠介公》是明代名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人,明代中期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式人物。这首诗是他写给海瑞的悼词,表达了对海瑞崇高品德的崇敬之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首句“本来正气参天地”,以大气磅礴之笔勾勒出海瑞正气凛然的形象,将他的正直品格与天地自然相媲美,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高尚品质。次句“九死孤忠能悟主”,则进一步突出了海瑞忠诚耿直的品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坚守正义,为国家分忧解难。第三句“一生奇节在惩贪”,更是将海瑞一生的事迹概括得淋漓尽致,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惩治腐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第四句“已闻吴下称为母”与第五句“几见朝中果是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赞美海瑞在民间的崇高地位,后者则是对朝中其他官员的讽刺。第六句“蝉翼介轮何事重”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指出即使是再微小的东西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必过分在意世俗的眼光和评价。尾联“对公衾影欲无惭”,则表达了作者对海瑞英年早逝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海瑞遗骸归葬家乡的哀思。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