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筑山堂深未深,篮舆便得两登临。
共寻胜日无边景,时话先天一点心。
苗发雨翻新作浪,枝头乌宿故知音。
乾坤不惜明开眼,红紫东风自古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玉阳书院》。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玉阳书院

  • “玉阳”可能指的是书院的名字,或者是指其建筑风格和环境如玉石般晶莹剔透。
  • “书院”是中国古老的教育形式之一,通常指设立在学府内的专门教育机构,用于教授经典、讨论学问的地方。

第二句:好筑山堂深未深

  • “好”在此处可能表示喜爱或赞许的意思。
  • “山堂”可能是形容书院的建筑特点,如高大、宏伟,如同一座座矗立于群山之间的殿堂。
  • “深”则可能是指书院学问的深厚、深邃,或指院内藏书丰富,知识渊博。
  • “未深”表明尽管有深厚的内涵,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第三句:篮舆便得两登临

  • “篮舆”指的是用篮子做成的车子,古代出行常用这种简陋交通工具。
  • “两登临”表达了通过简单的方式也能多次游览或体验。
  • “登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登山或游览之意,意味着即使只是简单的行动,也能享受到高处的乐趣。

第四句:共寻胜日无边景

  • “胜日”通常指的是天气晴朗、景色美好的好日子。
  • “无边景”描绘了景色辽阔无垠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此句表达了与友人一起寻找并欣赏美好景色的喜悦之情。

第五句:时话先天一点心

  • “先天”在此可能指的是天文学中的概念,指宇宙之初的状态。
  • “一点心”可能是指一种哲学思考,即从宇宙万物的起源开始深入探究。
  • “时话”表示随时交流、讨论的意思。

第六句:苗发雨翻新作浪

  • “苗发”可能指的是春天新芽萌发的景象。
  • “雨翻新作浪”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像波浪一样翻滚涌动。
  • 这句诗表达了大自然生命力的旺盛与春天的活力。

第七句:枝头乌宿故知音

  • “枝头乌宿”中的“乌”可能指乌鸦,而“宿”表示栖息。
  • 整句描述的是鸟儿在树枝上栖息的景象。
  • “故知音”表明这种景象令人感到亲切与和谐。
  • 这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第八句:乾坤不惜明开眼

  • “乾坤”代表天地、宇宙。
  • “不惜”表示不吝啬给予,开放胸怀的态度。
  • “明开眼”意味着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接纳新的思想和事物。
  • 这句诗强调了开阔视野、接纳新事物的积极态度。

第九句:红紫东风自古今

  • “红紫”常用来比喻春天的颜色,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东风”指春风,春天的象征,常常用来代表温暖和生长的力量。
  • “自古今”表示这种美好景象自古至今一直存在,贯穿历史长河。
  • 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赏析: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春天气息的颂扬。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活力和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和和谐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