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文运自今昌,东璧星辉接水光。
最喜台成龟出洛,道南回首日扶桑。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纪胜:即《骊山五题》中的《骊山图》。
化城:指骊山,因山形如城,故名。
文运:指国家文化事业。
东璧:指汉代的和氏璧,传说是周文王时卞和所献的美玉,为天下珍物。
星辉:指北斗七星的光辉。
龟出洛:龟甲出现在洛阳。
道南:指南阳。日扶桑:指太阳。扶桑,传说中的东方神木,也作扶桑国。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游骊山时的即兴之作,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首句“化城文运自今昌”说自从大唐文运昌盛以来,就再也没有衰落的时候了。这既是肯定当前大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又是对历史盛世的追忆。
次句“东璧星辉接水光”写骊山之秀美壮丽。骊山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着深厚的人文景观。东边的山峦上,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山上的水,又与星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妙的画卷。这两句既赞美了骊山的自然风光,又歌颂了大唐的文化事业。
第三句“最喜台成龟出洛”,写诗人在骊山下饮酒作乐的情景。诗人高兴地发现,这座建于唐朝初年的骊山台,终于建成了,他可以在那里尽情饮酒作乐,欣赏那美丽的山水风光。这里的“龟”指的是龟甲,也就是古代帝王用来占卜的工具。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又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美好祝愿。
末句“道南回首日扶桑”,写诗人站在骊山台上,远眺东方的情景。他回首向东看,只见太阳正从南方升起,光芒四射。这里所说的“扶桑”,是古代神话中太阳居住的地方,也是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寓意着大唐王朝的光辉灿烂。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自从大唐文运昌盛以来,再也没有衰落的时候了。
东边山峦上,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山上的水,又与星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妙的画卷。
最高兴的是这座建于唐朝初年的骊山台,终于建成了,我在这里尽情饮酒作乐。
只见太阳正从南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