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
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
寒杵乍惊边塞梦,巧针偏系暮闺愁。
月华惨淡寒无色,应是嫦娥妒女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分析。
“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意思是:光阴荏苒,年华消逝,我无法留住它。我漂泊天涯,不知过了多少回这层楼了。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自己漂泊天涯而不得归,只能一次次地登上高楼。
“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意思是:霜打桐叶,是千家万户的一场秋雨,风吹落叶,是万树秋蝉的一片哀鸣。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霜和雨比作桐叶和秋风,将蝉声比作秋天的声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深秋季节的景象。
“寒杵乍惊边塞梦,巧针偏系暮闺愁。”意思是:忽然听到寒砧的声音,使梦中的戍边之情猛然惊醒;那织女在月下思念牛郎的情思,被巧手的姑娘无意中牵动。诗人借写寒杵之声,抒发自己对边关的深切关怀;用“巧针”暗指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自己对爱情的深深眷恋。
“月华惨淡寒无色,应是嫦娥妒女牛。”意思是:清冷的月光下,只有寒星闪烁,没有一点光彩,这是由于嫉妒吧!诗人以月亮为喻,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羡慕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间爱情的羡慕和渴望之情。
【答案】
示例:
①“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荏苒”即荏苒,时间推移的样子。诗人慨叹时光易逝,自己却四处流离
转徙,不能停留。“天涯”“飘泊”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无奈。②“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霜飞”形容霜
雪像飞絮一样在空中飞舞。“风散”描写出秋风扫过树叶发出阵阵飒飒声响。诗人把秋声拟人化成“蝉声”,表现了秋日的萧瑟
之景,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内心的伤感。③“寒杵乍惊边塞梦,巧针偏系暮闺愁。”“杵”指捣衣用的棒,“寒
杵”形容捣衣声声入耳。“巧针”指织布用的针。“巧针偏系”意谓织女思念牛郎,无心工作,被巧手的姑娘无意中牵动。诗人借写
寒杵之声,抒发了自己对边关的深切关怀;用“巧针”暗指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自己对爱情的深深眷恋。④“月华惨淡寒无色,
应是嫦娥妒女牛。”“月华”指皎洁的月光。“霜飞”“风散”“寒杵”“巧针”等意象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悲凉与感伤。“月华
惨淡”“寒无色”写出了诗人内心情感之浓重和深沉。⑤“应是嫦娥妒女牛。”“应是”表示推测,诗人认为,嫦娥之所以嫉妒牛郎
织女的爱情,是因为她嫉妒自己的孤独,因为自己得不到爱。诗人以月亮为喻,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羡慕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自
己对人间爱情的羡慕和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