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时修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
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
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
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
上已邀司马汪公伯玉游西湖乘时修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
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
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
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
注释:
在上巳日(三月上旬的巳日)邀请司马汪公伯玉一起游西湖。
乘着时光的良机,我们一同去游玩,向着烟雾弥漫的湖面行去。
长久以来分别了,现在又重逢,看到眼前美景,忍不住感慨岁月如梭,白发已经染上了两鬓。
刚刚与朋友相聚,忽然间又要去面对浩渺的江湖大海。
小船缓缓地驶向西湖边弯曲的堤岸,柳树婆娑。
攀登着葛岭的山岩,寻找那片青翠欲滴的藤萝。
到了晚上,我们在月下畅谈诗文,真是如玉如珠般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上已节出游西湖的诗作,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对西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乘时修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趁着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们决定到风景如画的西湖游玩,并且非常欣赏那种悠闲自在、风流倜傥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烟波”指的是西湖的水面,而“风流”则指代那种优雅从容的生活方式。
“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这句话则是说,由于长时间没有见面所以相见时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但因为突然相逢,所以心情激动,就像喝到美酒一样。这里的“琴樽”指的是文人墨客常用的乐器和酒杯,而“霜入鬓”则形容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
“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西湖时的情景:他们把船划到了西湖边的苏堤旁,欣赏着柳树的美丽景色;然后又攀登着葛岭的山峰,寻找那片青翠欲滴的藤萝。这里的“苏堤”和“葛岭”都是杭州的著名景点,分别位于西湖南北两侧。
“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这句话则是说,到了夜晚,我们围坐在一起,谈论诗词文章,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仙境一般;而春天里,谁能和那位善于歌唱的人相提并论呢?这里的“论文”指的是讨论诗词文章,而“郢人歌”则是指擅长唱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