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王古霸台,野旷望何极。
月夜楚歌寒,草木无颜色。

【注释】

浮光八咏:指晋代张华作《博物志》,记载了汉代的《神异篇》。

萧王古霸台:指汉高祖刘邦的霸陵,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霸陵原为汉高帝刘邦之陵墓,后因盗掘而遭破坏。

野旷望何极:意思是空旷的原野看不到尽头。何极,尽。

月夜楚歌寒:指在月明之夜听到楚国的歌谣感到寒冷,比喻处境凄凉悲凉,也指怀念旧日的朋友。

草木无颜色:形容环境荒凉,没有生气。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写诗人游访霸陵时所见景象,抒发了对故人逝去的感慨和对荒远环境的感叹。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浮光”二字点出时间、天气,即傍晚时分,天色已暗。“八咏”一词说明诗人是在游览中,看到了汉代的《神异篇》所记述的古霸台(汉高祖刘邦的陵墓)。“霸陵”是古名,今名“灞陵”,在西安市东约30公里处。

“萧王古霸台”一句承上启下,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上的霸陵。“萧王”指汉高祖刘邦,他是西汉开国皇帝,曾被封为“沛公”。他起兵反秦,攻入关中后,自称“沛公”,并定都于此。后来称皇帝,称为“高祖”,史称“汉高帝”。霸陵原是刘邦的陵墓,后来被项羽焚毁。

第二句写诗人站在霸陵台上,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空旷的原野,看不到尽头,这是何等辽阔!“望何极”三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

第三句写诗人在月色朦胧之夜,听到了楚国的歌声,感到寒意袭来,不禁想起了故友,心情十分凄凉。“楚歌”是指楚国的民歌,这里泛指民间的歌谣。

末句写诗人看到四周荒芜的景象,连草木都失去了生机,更加增添了他的孤独感和伤感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霸陵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