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存三户,雩禜寄五龙。
有年书太史,无事忆乾封。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乾封二年(667)秋作于洛阳。当时,诗人正在参加科举考试,因事出京,路过洛阳,故有《浮光八咏戈山》一诗。“风俗存三户”,指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雍州扶风县的三个姓刘的人家,因为躲避战乱,隐居山林,后被朝廷招安。后来,这三个人家繁衍成三族,成为当地的望族。“雩禜寄五龙”,指的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雍州扶风县的五个姓刘的豪门家族,因为逃避战乱,隐居山林,后来被朝廷招安,并赐给宅地、田地、奴婢及各种特权。“风俗存三户”和“雩禜寄五龙”,这两句的意思是:当地风俗习惯中还保存着三户人家和五条龙的传说;“有年书太史”,指的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雍州扶风县的五个姓刘的豪门家族,因为逃避战乱,隐居山林,后来被朝廷招安,并赐给宅地、田地、奴婢及各种特权。“无事忆乾封”,指的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雍州扶风县的五个姓刘的豪门家族,因为逃避战乱,隐居山林,后来被朝廷招安,并赐给宅地、田地、奴婢及各种特权。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答案】

浮光八咏戈山

风俗存三户,雩禜寄五龙。

无事忆乾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